2019年已經過去20天了,你立下的FLAG已經開始實施了嗎?對于我來說,今年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2018年未實現2017年迫切希望2016年重新計劃2015年堅定的愿望——減肥!
筆者其實不是很胖,但減肥似乎是女生一輩子的終身事業,稍微一不小心,就會讓自己邁入罪惡的邊緣。而健康減肥掛在嘴邊那么多年,這個肥卻是越來越難減,甚至出現了越減越肥。
健康系列專題——《減肥的真相》隆重上線!五大專題涵蓋減肥的方方面面疑問,解答減肥疑惑,走出脂肪誤區。
1.不餓也想吃東西?為什么我們總是無法抵擋食物的誘惑?
2.吃糖容易胖?難道脂肪沒有讓我胖起來嗎?
3.素食、拒絕谷物能減肥?!都是我們交的智商稅
4.跑步會增加體重?想要瘦,一周三分鐘就夠了!
5.嘗試了那么多方法,為什么我還是沒有瘦下來?!
精彩紛呈,從19年《減肥真相》開始。
1.饑餓讓你愛上食物
在減肥的最初,總是會雄心勃勃的節食一餐或兩餐讓自己瘦下來。的確,經過一段時間,體重直線下降,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反彈,而節食減肥也不是長久之計。
托尼戈德斯博士通過不同人群節食與否的實驗中了解到,當人節食后,大腦對于高卡食物刺激非常明顯,而對低卡食物卻沒有多少特別的反應。
這說明,節食后的大腦會想辦法進行補償,而高卡食物則是大腦認為的最佳選擇,促使你產生欲望。
在這種情況下,當節食的人看到高熱量食物,饑餓的腸胃在不斷分泌腦腸肽,刺激大腦去品嘗那些“補償食物”。并且,這并非意志力可以解決的事情,而是大腦的原始反應。
減少正餐次數,會讓減肥者更容易吃不停。
不妨試試少食多餐,在不減少正餐和保持應有攝入量的情況下,抑制自己的饑餓信號,而不是一直吃額外的小零食吃不停。
2.胖人為什么依舊吃不停
常人所認為,患有肥胖癥的人之所以會吃個不停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容易饑餓,但科學研究總會打破你的想象。
根據BBC《揭露減肥真相》研究表明,胖人反而比我們更容易維持自己的胃部饑餓狀態,也就是說,他們并沒有那么容易感覺到餓的存在。引發他們不斷進食的原因是荷爾蒙,是的,吸引兩性交流的荷爾蒙。
排除基因遺傳等因素,當你的荷爾蒙異常時,人體會分泌的胃饑餓素和瘦素受到影響,你的飲食結構相比于常人更加混亂,因此攝入更多的食物,從而變胖。
因此,談戀愛真的可以促進減肥,前提是你在戀愛中處于亢奮的心情,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從而讓你“不吃也飽”的狀態。
食品學家讓馬克施瓦茨在舊金山綜合醫院曾做過一組實驗,讓志愿者吃下糖漿混合液,研究糖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器官。
實驗證明,果糖中含有特殊成分,能夠抑制一種重要荷爾蒙的活性——凝集素。凝集素會向大腦傳遞飽腹的信息,當肝臟的糖分超出負荷,凝集素不再正常工作,而你會一直吃不停。
胖人在自己原有的胃口上不斷進食,讓荷爾蒙的工作難以開展,因此容易越來越胖。自然而然,這種變胖方式也適合所有人。
3.食物讓你上癮
食物是毒品嗎?
為什么會讓人上癮?
我每天都吃不一樣的食物啊
……
食物讓人上癮其實來源于戴維凱斯勒博士的神經科學理論:高糖分的食物讓人產生食欲并擁有快感,大腦中樞連接這些令人興奮的神經,這其中包括成癮的神經。
目前來說,這種說法是具有爭議的。不少科學研究人員表明,對于某種食物的喜愛和上癮是有所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
4.營銷手段讓你吃不停
要問最近最火的活動是什么?
臨近年關,麥當當金桶買一送一、肯德起送福套餐、奶茶店第二杯半價……營銷手段層出不窮,讓你的嘴無法停下來。
如果這些活動還不能吸引你,那下面這個重磅推薦呢?
看起來十分誘人,讓人食指大動,但這僅僅只是一份早餐。
實際上,商家在銷售過程中發現分量增大能夠賣得更多。人們不愿意因為自己買第二份而顯得自己吃很多的樣子,但愿意為更大分量的食物來買單。這在無形之中,消費者增加自己的飯量,獲取更多卡路里,而商家也獲得更多利潤。
因此,減肥首要任務:管住自己的嘴,在下一篇文章里,我將解讀更多減肥食物的內情。究竟讓我們肥胖的是脂肪,還是糖分呢?
參考文章:BBC《致肥元兇》 BBC《減肥十件事》BBC《揭露減肥的真相》
部分圖片來源于攝圖網、BBC相關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