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點點忙,連滾帶爬從陰晴不定的深圳回來,沒錯,就是航班可以晚點7小時直到取消的那段時期的深圳,收到朋友的message:
明天到北京,住你那兒。
深圳飛北京的行程,飛出了飛東京的耗時比例的我,不要說講電話,連呼吸都懶得用力氣。難得簡約明了地只回復了6個字符:
OK,來吧。
其實我很想說,你可不可以再規劃一下時間,我有些報表要做,而且我真的有點累。
但是在成為一枚合格的大人的過程中,發現一些思及極恐的邏輯——完全沒有邏輯:
比如當下的努力,是為未來有閑暇去享受,卻陷入失心瘋一樣停不下來的節奏里,疲憊地連當下都失去。
再比如,有一萬個理由去忙碌,卻給不出一個理由說服自己停下來,看身邊的人和腳下的路。
這讓我扭捏著不想長大,并隨時準備著伺機任性妄為——我樂觀地認為,自己在疲憊到需要人照顧,忙碌到需要一天迭代成48小時的時候,還可以分出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另外一個人。
現實很快就打了臉,第二天朋友已經落地,我才剛睡眼惺忪爬起來,手忙腳亂叫了個專車,接到市區,然后給自己約好車,連滾帶爬去接頭。
感謝移動互聯網,感謝各種約車服務app,至少讓所有倉促不周,看上去沒那么粗糙不禮貌……以及,都寫這么露骨了,快來找我投廣告!
見面,寒暄,逛街,喝茶,聊聊天。
我努力想找一種比購買第三方服務更能表達人文關懷的形式,表達我的關心,這件事兒沒有辦法在朋友留在北京的行程中,通過時刻陪伴去兌現,也沒有辦法用一擲千金去補償(對不起,我窮……)。
在思考早餐要做什么給他吃的時候,有了答案。
實際上,當我們決定即使再忙,也要為一個人做早餐的時候,目的并不會僅僅只是果腹那么簡單——可以簡約不可以簡陋,可以便捷不可以倉促,必須好吃并且兼顧營養。
每一個餐桌上的每一份早餐,要表達意義遠遠超過吃早餐本身,就像像陽光一樣珍貴——即使是做法簡單地有簡陋嫌疑的西多士:
切掉吐司的四條邊,中分斜切get到兩片三角吐司片。
其中一面分別涂上喜歡的內餡口味,比如花生醬,或者果醬。
雞蛋打散,兩片三角吐司對合,均勻包裹上蛋液。
平鍋放入油,五成熱后丟入裹了蛋液的吐司,小火煎成金黃色。
出鍋。
真的不好意思說這個是“10分鐘快手早餐么么噠”,因為我一般6分鐘就能搞定,但有的東西,恰恰是因為簡單,更能凸顯用心指數。
你選擇的吐司,是不是足夠新鮮?甜度太高會匠氣十足,只是咸又了無生趣。至于原料,黑麥吐司>雜糧或全麥吐司>白吐司,是最基本的分級,至于口感、蓬松度,請像一枚嚴謹的審核官,仔細感知,當然如果你用自己新鮮現烤的黑麥吐司來做西多士胚。
那你的精心,真的可以上天了。
而內餡的口味,某種程度上代表你的部分品味。
堅定的咸黨可以選擇夾cheese和火腿片,選cheese時請務必看好,mozzarella或Parmesan都不是問題,但如果你用配料表里包括十幾種辨認艱難的添加劑成分的芝士片,那你有夠敷衍哦……火腿同理,西班牙火腿比較拉風。
涂花生醬是大部分人喜聞樂見的選擇,基本在顆粒型和柔滑型之間做出選擇就好,但別忘了調味,投其所好的一點點甜或者一點點咸,是一種不需要言傳的默契。
涂果醬很普通也很招人喜歡,如果你涂的是自己熬制的果醬,吃起來總會有一些不一般——剛剛好的甜,剛剛好的酸,十足的新鮮。
說不定吃的人,會瞇起眼睛笑著問:喂,你是把魔法裹進了多士里嗎?
蛋液就是蛋液而已,沒有太多發揮空間。不過要告訴你個小秘密:如果你的吐司是咸的,蛋液里可以加一點蜂蜜,如果你的吐司是甜的,蛋液里可以加一點玫瑰鹽。
會有一點點不一樣哦。
最后,煎西多士的油,推薦杏仁油或者核桃油,畢竟花生油熱量堪憂,而橄欖油,多數是冷榨工藝,被高溫加熱的話,營養被打折扣。
這真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下廚料理傳授貼。
能夠讓你不厭其煩,用心去為一個人做早餐的心意,如何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