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勇|007-1933|踐行》
? ? 通過四個周對得到上專欄內容的學習與踐行,真是受益多多。慶幸自己當初鼓足干勁付費訂閱了李笑來老師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必須要在這里感慨一下,太值了。接下來我會分享一下我與:“終生學習者”、‘多角度思考問題’、“類比的方法論”,這些概念的故事。
? ? first終身學習者是我很早就給自己設置的一個標簽,但一直都是流于表面膚淺的認識。直到最近自己才有了對這個標簽的一些理解,并且由衷的認識到以前的自己其實配不上這個稱號。因為我在第一步思維層面就已經輸了。終生這個限定語,顯然這個學習是個連以死都不為終的過程,注定了這本就是一條永遠要走在路上的不歸路。而反觀自己呢?當我學習專欄內容時,本是為的掌握知識進而完善自己,但學著學著目標就變成了要趕快補完專欄前面的內容;背完單詞的打卡活動本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好的背單詞,但背著背著目標就成了趕快背完去打今天的卡,全然忘記了所背單詞的質量,心里只想著趕快完成今天的內容,然后就可以好好娛樂了,在這樣的事情上都能做到是非不分、顛倒黑白、本末倒置,你說可笑不可笑。究其根源則是一勞永逸的思想仍占據著我的大腦,顯然這和終生學習者的概念背道而馳。當然,這很有可能我骨子里仍殘留著狩獵文明的記憶所導致的。也不可否認在哪個環境條件下,這是個無比正確的觀念。但如今顯然已不再適合這個時代,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才能跟得上這滾滾的時代浪潮。但事實上這種觀念的轉變不是那么容易。人世間有很多現狀的改變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大多數的 的改變是反人性的、改變的過程是會讓我們產生痛苦的。這一個在這一點上也不例外,但“進化論”就在哪兒警示著我們,因此我們必須將這一勞永逸的終點式思維從自己的腦海中剔除掉,而且是必須必的做到。其實只需稍稍動一下腳趾頭想一想就知道,這樣的觀念所滋生的各個層面的問題,你就明白為什么即使是痛徹心扉的掙扎也一定要改變了。其實這也是我加入007的一個理由,和一群人一起用寫作這個行動協助自己完成大腦觀念的蛻變,讓自己從今往后的每一分鐘都越來越配的 上:“終生學習者”這個標簽。
? second 對于多角度看問題其實也是我在很久之前就耳濡目染的思考方法,但生活就是這樣,很多我們遇到過得無比正確性的話語,總是要到n多年后才幡然醒悟它的無比正確性,當時卻不自知。我對于多角度看問題的理解也經歷了這么一個過程。而我今天之所以對“多角度看問題”有了新的理解也是通過多個專欄的同時學習才想到的。學習的過程中我就發現有時候他們講的是同一個事物,但他們分別站在各自的角度,用自己領域的知識做出詮釋的時候,總能讓我眼前一亮。當對比思考他們的闡述后,瞬間對哪個事物的理解程度就呈指數級增長。當然,做出這樣有意義的闡述是很難的,你要有站在各個角度位置的資本及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但同時做到的好處回報也是巨大的。想到這里,心頭一亮自以為找到了探尋世界真相的方法。而這些一個個 的學科則是打開他們的鑰匙。也就是此時此刻才真正第一次感覺到了這些學科創立者的偉大之處。就像上面關于“終身學習者”這個問題,我充其量最多只不過是從腦科學的角度(還一點專業知識都沒有)做出了一點小小的闡釋,倘若我再能從“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角度做出一番思考,那是不是對問題的感悟更深刻?那是不是能夠找出更多有影響的 相關因素?那是不是找到解決問題的點更多?從而能夠幫我更好的成為一名合格的終身學習者。答案是肯定的,從中里可以一窺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義。既然現在我已然是一名終身學習者,那以后定當竭盡全力讓自己能夠有站在各個領域的資本。更何況這還不是我一個人的戰斗,而是一群人一起。寫到這里對自己作文里常寫的一句話“你踏出去的每一步都有無數 的愛包容著你”有了點自己的理解【這話原本是在一篇范文里背的】
? ? third類比這個手法是笑來老師最為推崇的,也是他專欄內容使用最多的手法。我也正是在他的文章里才目睹了類比手法的巨大魅力。說來也真是慚愧,三年前初中畢業時,那本錢鐘書先生的《圍城》(真的是通書都是滿滿的 精妙類比)我就讀過了,卻從未注意到類比這個手法。從中可見當初的自己讀書有多“仔細、認真、上進”了吧!對于上文現狀的改變的阻力,笑來老師就有一個極其絕妙的類比----現狀就像是地心引力一樣時時刻刻的拖著你。反正我自己初次看到這句話時,驚喜了好一陣子,瞬間就能感知到改變現狀的難度系數,還有那么一種無奈、壓抑的味道。其實這些感受在那些改變受挫的過程中,人們都是可以切身體驗到的的。但卻鮮有人能夠做到笑來老師這樣精確的描述出來。對于類比,我個人認為笑來老師最好的類比是將我們自己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大腦類比為那具體可感的計算機的操作系統。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個類比有多好,真的是有多好就有多好。就像我們都知道的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是可以更新迭代的,還可以升級。這一類比不自然間就為我們為自己大腦觀念的改變甚至是洗腦的行動埋下了伏筆。而這也正是他開之所以開這個專欄所篤信的一點。像笑來在專欄中所描述的。其實所謂的類比就是,就是我們為了向聽眾說明我們并不了解的a,去找一個聽眾已經全然理解但各個方面與b非常類似的比來達到更好的讓聽眾理解a的目的。像什么用雞蛋類比地球、用太陽系類比原子內部的結構都具有這個效果。顯然這是引導我們從已知世界跨越到未知世界的重要利器,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打磨這把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