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到問題時,首先的思維方式是我能做些什么;
2.不要一出現問題時,就把責任推卸給別人,而是思考自己該承擔什么責任;
3.“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是告訴我們要有創造思維,而不是抱怨思維;
4.抱怨的背后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解決不了問題,有能力的人不會輕易說不容易;
5.受害者心態的心理邏輯是別人造成了我現在的不好,而自己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6.提升自己的能量狀態,吸引和匹配到的能量也會不一樣;
7.遇到問題不是去內耗,而是去創造;
8.沖突不一定是壞事,沖突可以引發雙方對自我的思考和反省;
9.當我們的心不那么掛礙和在意的時候,能量狀態就會出來;
10.不擔心失去,就沒有什么能控制我們;
11.不是外界不美好,而是自己內心的陰暗面太多;
12.自己變了,外在的一切就都變了;
13.沒有“覺”和“悟”,外面的資源和機會就和自己沒關系;
14.不要為了追求完美而總看到問題的存在;
15.學以致用,通過“用”的結果驗證所學;
16.要向有成果的人學習;
17.感恩能遇到貴人;
18.讀經典不要執著于文字,要更多運用能量去感應;
19.急的時候聚焦在自己的世界里多,在眼前的事情上多,缺少更大的空間;
20.急的背后是貪,缺乏長期性和整體性;
21.先接受恐懼,修好自己的心;
22.沒有什么東西是絕對屬于自己的,一切終將失去,又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23.過去終將過去,未來還未到來,把心放在當下;
24.人生是自己無數選擇之后的疊加;
25.美好的東西一直都在,關鍵是自己具不具備一雙慧眼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