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不戀過往,無畏將來,只念朝夕。

我們,總說要活在當下的我們,卻用了相反的邏輯過生活。

過著一種生活,卻又妄想著另一種生活,錯過了現在的生活,想象中的生活始終未能到達,實際的生活卻成了明天嘴里永遠的蹉跎。

我們,總說要珍惜眼前人的我們,卻用了相反的哲學愛戀。

陪伴著“紅玫瑰”,卻又妄想著“白玫瑰”,錯過了紅玫瑰的馥芬,也未享受到白玫瑰的清明。


昨晚跨年鐘聲響的時候,關于新年的祝福和展望紛至沓來,我認真回復每一條消息,這已經成為很多人跨年的一種儀式,仿佛只有送出祝福和接受祝福才能真正地送走2017年,迎來2018年。

年尾的時候,整個朋友圈到處都在盤點,大部分人都是惆悵和對蹉跎了一年的懊惱。

在這一年的最后一個月里,我聽到我的無數大朋友和小朋友說的最多的就是“如果當時怎么樣,就怎么樣了”,明明“當時怎么樣”是被我們精琢細磨后pass掉的那個不甚好的B選項。

時至今日,當時的最優解A成了我們此時埋怨的對象,被我們pass掉的B成了我們此刻向往的生活。

一如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的朱砂痣”。

于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成了我們衣服上的飯粘子,“我們向往中的另一種生活”成了我們心口的朱砂痣。

也如李碧華《青蛇》,“法海是用盡千方百計博他偶一歡心的金漆神像,生世靜候他稍假詞色,仰之彌高。許仙是依依挽手、細細畫眉的美少年,給你講最好聽的話語來熨帖心靈。但只因到手了,他沒一句話說得準,沒一個動作硬朗。可萬一法海肯臣服呢,又嫌他剛強怠慢,不解溫柔”。

于是,眼前人是許仙,你嫌棄他不man不硬朗;眼前人是法海,你嫌棄他不懂愛,無趣又怠慢。

生活這樣,愛情這樣,大抵世間萬物都這樣;男人這樣,女人這樣,大概宇宙物種皆如此。

凡是種種,不過最簡單的規律,我們總會對錯過的人和錯過的事,給予太多的偏愛,寄予太多的想象,施予太多的向往。

于是,我們的浪費光陰,是另一群人的眼里的“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別人的透支生命,是我們的眼里“遠方,有價值的生活”。

我們舍棄的他(她)的優柔寡斷,成了別人眼里的謹小慎微。他們舍棄的他(她)的無趣怠慢,成了我們眼里的剛強硬朗。

于是,我們變成了彼此的永不完滿的A和B。

于是,我們的生活變成了自己的嫌棄和別人的羨慕。

人性有一面是,此刻落寞寂寥必幻想另一種生活的活色生香,此時的春風志滿必暗自慶幸當時沒選他路。

實際是,無論我們哪一種選擇,都不會永遠落寞寂寥,也不會永遠春風志滿。

這些道理說起來風淡云輕,每個人也都懂,但是還是會忍不住總會在一種生活狀態下向往另一種生活。

也沒關系,更不必苛責,人性。

只是,對于一個已經30+好幾的中老年人,我想關于生活,再沒有“此刻”比任何的“另一種生活”都重要和有價值,“此刻”是我們唯一可以完全支配的,不用為逝去而扼腕嘆息,不用為未來而忐忑不安。

只是,對于一個已經結婚有子的成年人,我想關于愛情,再沒有“眼前人”比任何的想象里的A和B更值得珍惜,“眼前人”是我們唯一可以同一個屋檐下躲避風雨的人,不用怕春風得意時的臭屁,也不用擔心歇斯底里時的姿態難看。

活在當下和珍惜眼前人看似最老土的生活哲學,卻實際也是我們換取高幸福感最便宜和快捷的方式。

無論是我們生活的當下還是經歷著的眼前人,即便再爛,都是我們用我們最寶貴的時間換取的生命體驗,僅此一點,已是那些附加了我們太多的想象有點變形的“另一種”“另一個”無法企及的。

2017年,我們已經用太多的時間艷羨我們想象中的另一種。

2018年,我們要駐足此刻,放眼身邊人,這或許才是我們可以握得到的最美好。

愿2018年的我們,能夠握緊的就別放了,能夠擁抱的就別拉扯,能夠經歷的都有價值,不戀過往,無畏將來,只念朝夕。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