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理財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理財,就是投資,炒股票,去銀行買理財產品,這是我對于理財的理解。最近在聽簡七理財,她有一節課《聰明買買買,學會花錢》很有感觸,理財是打理你的財產,不但要學如何賺錢,更要學如何花錢。
花錢就是買東西,如何買東西讓你花錢花得更有果效。以下3個建議是我們在花錢買東西時,停下來先問問問自己:
1.搬家榨裂法:假定我們要搬家,要對所有的物品進行整理,對自己所有的物品進行評分,按照你的愛程度分為1~5分,分數*每個月使用的頻率,如果總分在10分以下的都可以處理掉或者丟棄。比如一件物品你非常喜歡,但是使用的頻率很低,那說明有可能這件物品價格很或者是你感情需要,但真正的使用價值比較低。又或者不太喜歡但又經常用,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你完全可以換一個品質更好的,沒必要讓自己一直出于不喜歡的狀態。
買東西之前先想想3-6個月后要搬家,這東西還要買嗎?減少購買爛東西,擁有的東西不在乎多,乃在于精,與其買100件質量不好的物品不如買1件經典的物品。這和易效能的理念不謀而合。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乃在于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2.只買資產,不買負債。
以吃飯為例,吃飯是資產還是負債,如果我們不吃飯,就沒辦法生存,所以吃飯是資產。但吃什么?是垃圾食品?還是吃有營養的物品?垃圾食品,長期吃對你來說就是一個負債,這就等于花錢買負債。
3.多為自己買單
買名牌包包是為了別人眼中的自己。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提升自己的品質,比如好的毛巾,好的床墊。這些都是為自己買單。
買東西時要多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嗎?我真的喜歡嗎?真的適合我嗎?
花錢小貼士:
? 1. 永遠不要吝惜為自己的能力增長投資。
? 2. 能用錢解決的事盡量用錢解決,時間是最稀缺的資源。比如付費課程……
? 3. 常規性物品可進行年度規劃。
? 4. 積累自己的好物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