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是富翁?
舉例來說,如果你年近30歲,年收入超過30萬,那么你需要有資產超過90萬(30歲x30萬x10%),才算是富翁。
富翁的判斷公式:現有資產 ≥ 歲數 x 年收入 x 10%;
養成富翁的消費習慣
質量大于品牌。舉例來說:價格1千元以下的手表和價格1萬元以上的手表,時間走得是一樣的。
消費行為的認識
區分每一件商品是損耗品,還是耐用品。盡量選擇買耐用品,哪怕貴一點。如果是損耗品,盡量按照批發的數量和價格買進來。比如:紙巾就是損耗品,可以買一大包,不要一小包一小包的買。
熟悉資產負債表
資產類支出優先級大于負債類支出。資產指的是可以在買入之后,穩定盈利的項目;負債指的是在買入之后,需要繼續支出的項目。比如:汽車對于出租車司機來說,就是資產;汽車對于普通人來說就是負債。
居住小區的選擇
最佳居住小區判斷公式:自己的收入大于小區居民的平均收入。因為這樣的居住小區可以克服因為高檔居住小區的環境帶來的高消費。比如:居住在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人,需要承擔金融居住小區的環境的高消費。
月供警戒線:
銀行貸款專家提醒市民,按照國際慣例,月收入的1/3是房貸月供的一條警戒線。超過這條警戒線,不僅降低購房者的生活質量,也增加了銀行的信用風險。比如:有個武昌的丁小姐說:月供已經占她收入的一半多,成為每月最大的開支。自從買房之后,生活質量大大降低,和朋友聚會的次數大為減少,就連每次買衣服也要掂量掂量了。”現在她雖然已經拿到了新房的鑰匙,但是由于沒錢裝修,房子仍空著,而她目前仍然是租房。
現金為王
現金的重要性,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比如:你有20W現金,那么單項投資的最大限額就是10W。這里就延伸出一個投資觀念:單項投資的最大限額 小于等于 當前手持現金總額的一半。
再比如:你的月支出是2萬,那么你的手持現金至少需要4萬。4萬以內的現金,是不能拿去投資的。因為萬一生活中發生什么風險,這4萬就是風險資金。比如:離職找工作一個月等其它生活中的風險。
投資自己
投資自己,永遠不用擔心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比如:投資會計培訓班,投資交際圈,投資職場上專業的敏感度,投資生活上方方面面的敏感度。
投資限額
適合自己投資的項目,是那些小于自己存款的1/2的項目。因為投資有風險,萬一資金周轉不靈,或賠了一半的錢,那么你還有另一半資金,作為東山再起的資本。這就是古代皇帝控制的軍隊數量,永遠要多于將軍的原因。
意外支出
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有月初財務計劃,但是每月永遠都會有意外支出。每月的意外支出需要提前預算好,并且控制在月收入的1/5以下。比如:月收入5萬,那么本月意外支出的預算就是在1萬以下。
存款概念的延伸
存款的范圍包括:手持現金,借錢給親朋好友,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理財,股市,還有投資類的交易行為等。
經濟學課程:
美國哈佛大學的第一堂經濟學課只教兩個概念和一句話。
兩個概念:區分每一筆交易是屬于投資行為,還是消費行為。
一句話:儲存三分之一的工資,剩下的再消費。
存款目標的拆解
一期目標是存款金額為月收入的1/5,二期目標是存款金額為月收入的1/4,三期目標是存款金額為月收入的1/3。
投資目標的拆解
一期目標是:認識投資和負債。
區分出哪些交易行為是投資行為;哪些交易行為是負債行為。簡單的說,把錢放入自己口袋的交易行為就是投資行為,把錢拿出去的交易行為就是負債行為。
二期目標是:辯證看待投資和負債。
區分出哪些負債行為,對于特殊人群來說,反而是投資行為。比如:購買汽車這個交易行為,對于普通人就是負債行為,因為交易發生之后,需要持續墊付停車費,油費等保養費等。但是,購買汽車這個交易行為,對于汽車租賃公司來說,就是投資行為。因為買車之后,汽車租賃公司可以持續從這些車子上獲取租金收入。只要從汽車獲得租金收入大于汽車保養費,那么這筆買車的交易行為的性質,就從負債類交易行為,轉變成投資類交易行為。
三期目標是:建立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不斷提升自己的資產。當資產類收入,超過工資收入時,就相當于實現了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