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黨建引領激活脫貧攻堅“四支力量”
【原創】作者:千漢軒
? ? ? ?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鎮(辦)包村干部和村“兩委”干部這“四支隊伍”,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骨干力量,既是扶貧攻堅的主力軍,又是堅守在一線的生力軍。但在實際運行中,一些地方出現了“四支隊伍”權責不清、職責不明、步調不一致,導致工作中思想不統一、決策效率低、相互不支持,有的甚至推諉扯皮、相互拆臺,“四支隊伍”的疊加、凝聚力作用不但沒有形成,反而出現效果遞減現象。為了解決好這些問題,匯聚脫貧攻堅強大動能,漢中市堅持精選、明責、嚴管、厚愛并重,樹立“一盤棋”思想,將各級工作力量整合、職責任務整合、管理考核整合、激勵獎懲整合,使各級駐村干部和村“兩委”干部圍繞脫貧目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實踐中取得較好成效。
? ? ? ? ?選優配強“四支隊伍”,確保個體強團隊優。青壯年外流嚴重、“兩委”班子后繼乏人是貧困村的共性痼疾。內部動力不足,就必須將幫扶團隊配強配硬。
? ? ? ? 配強駐村力量。共落實150個市級部門單位、1419個縣區部門單位開展結對包聯貧困村工作,每個貧困村都由包聯部門派駐駐村工作隊。并明確要求,市級部門必須由縣級干部帶隊駐村、縣區部門單位必須由科級干部帶隊駐村,全市累計161名縣級干部、1723名科級干部脫離原工作崗位,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 ? ? ? 選優第一書記。將選優配強第一書記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進脫貧攻堅的長效機制來抓。2015年起,在全市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革命老區村第一書記全覆蓋。在人選確定上,堅持政治標準和能力素質“兩手抓、兩手硬”,重點從各級后備干部和綜合素質較高、熟悉農村工作的干部中選派。目前,全市1361名第一書記中,有廳級后備干部16人,縣處級后備干部82人,科級后備干部390人。此外,還先后有23名大學生村官在第一書記崗位上經受鍛煉。
? ? ? ? 夯實包抓責任。注重壓緊夯實各級領導干部包抓責任,明確要求鎮辦黨委班子成員必須帶頭包抓貧困村,黨委書記必須帶頭包抓問題最突出、脫貧難度最大的村。特別是對全市110個深度貧困村,全部落實了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幫扶部門包聯、一名“第一書記”常駐、一個企業或合作社幫帶、一個互助資金協會幫籌、一名鄉村醫生駐村的“六個一”措施,強化幫扶力量。
? ? ? ? 優化“兩委”班子。建立軟弱落后村黨組織集中整頓和定期開展“兩力兩率”調查測評兩項長效機制,及時對不勝任、不稱職的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調整優化,2017年已調整、處置村“兩委”干部97名,其中正職14名。持續優化農村基層干部結構,從大學生村官中招錄134名鎮辦扶貧專干,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招錄350名基層事業單位干部,并將全市新招錄的185名鄉鎮事業單位干部全部安排到村工作。
? ? ? ?成立駐村幫扶工作隊,統攬脫貧攻堅工作。著眼于解決貧困村既有村“兩委”干部、又有第一書記,既有上級幫扶部門、又有鎮辦包村干部,容易出現“政出多門令難行、事難辦”的實際問題,漢中市從力量整合、職責整合、管理整合三方面入手,著力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 ? ? ? 成立臨時黨支部整合“四支隊伍”。出臺《進一步加強駐村扶貧工作管理的實施意見(試行)》和《整合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力量的意見》,以貧困村為單位,將各級派駐的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鎮辦確定的包村干部和村“兩委”干部“四支力量”,統一整合為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隊,在幫扶工作隊成立臨時黨支部,由第一書記或幫扶工作隊中能力最強、群眾最信服的干部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在鎮辦黨委的直接領導下,統籌調配幫扶工作隊成員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全市101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365個其他貧困村,全部整合成立了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隊和臨時黨支部,統籌中、省、市、縣、鎮、村各級8419名干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 ? ? ? 用六大職責劃清權責邊界。將原來分散于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包村干部、村“兩委”干部的工作職責,按照脫貧攻堅工作要求,統一整合梳理為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隊“六大職責”:組織開展貧困戶核查認定、建檔立卡等工作;協調派出單位落實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工作;制定并實施包扶村發展規劃和貧困戶脫貧計劃;協調落實并指導實施各類扶貧開發項目;開展宣傳動員,督促協調惠及貧困戶各項政策的落實工作;協助鎮辦黨委抓好村“兩委”班子建設,落實“三農”工作各項政策。幫扶工作隊臨時黨支部書記為落實職責任務第一責任人,負責將具體任務分配落實到事到人。
? ? ? ?用政出一門統管四支隊伍。改變過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由組織、扶貧部門分別選派、分別管理的現狀,在市、縣兩級成立由組織、扶貧部門共同參與的整合“四支隊伍”工作辦公室,將納入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隊的各級干部進行統一管理,具體負責各級幫扶干部選派、教育培訓、日常管理、監督考核和評選表彰等各項工作。
? ? ? ? 線上線下雙重手段嚴管厚愛,激發干勁創造業績。人員派下去、力量整合了,加強管理監督、促進作用發揮就是重中之重。漢中市通過推行在線管理、開展集中研判、落實“三項機制”等舉措,有效促進了“四支隊伍”整體聚合作用發揮。
? ? ? ? 推行漢中智慧黨建云平臺在線管理評議。依托漢中智慧黨建云平臺,建立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在線管理評價系統,將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隊成員的駐村工作簽到、工作日志上傳等全部納入線上進行,使日常監督管理實時化、痕跡化、便捷化,讓黨員群眾隨時可查看、隨時可評價。同時,還可根據網上簽到和群眾評價情況據實發放駐村工作補貼,使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隊成員既有壓力、又有動力。
? ? ? ? ?建立駐村幫扶情況集中研判制度。借鑒黨政領導班子綜合研判的辦法,由各縣區統一組織,對每個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隊及每名成員的履職情況,采取集中述職、實地走訪、個別談話、民主測評等辦法,每年進行一次集中研判,以縣區為單位進行考核排名,作為駐村干部以及所在單位年度考核、獎懲評優和提拔任用的基本依據。
? ? ? ? 落實“三項機制”樹立鮮明導向。堅持將典型引領、示范帶動作為激勵廣大駐村幫扶干部履職盡責、苦干實干的重要手段。2017年,市委、市政府表彰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工作隊100個,優秀第一書記、基層黨組織書記和工作隊員160名,截止目前,全市已從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隊中提拔縣級干部3名,科級干部75名。此外,依據2017年度駐村幫扶集中研判結果,全市共調整、召回履職不力、群眾滿意度不高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278名,對召回的80名三年內不予提拔,所在單位2017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等次。
? ? ? ? ?今年5月份整合“四支隊伍”工作啟動以來,漢中市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取得長足進展。農村“三變改革”穩步推進,101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基本實現扶貧互助合作社、專業合作社和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兩社一會”全覆蓋,入社入會群眾15.8萬人,其中貧困戶8.9萬人,還在各類農民合作社和專業技術協會建立黨支部282個。各類扶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整合涉農資金18.87億元,全市已竣工扶貧水利項目295個、電力項目55個、交通項目12個、新建標準化衛生室270個。各類民生惠民政策有效落實,4383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享受教育補助,轉移貧困勞動力7.6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9283人,對10.06萬人進行免費體檢,對2萬余人進行醫療救助,43860戶異地搬遷和12124戶農村危房改造建設扎實推進。全市脫貧攻堅交叉檢查排名在全省持續上升,三季度名列全省第一。(作者:千漢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