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很多人曬十八歲的照片,一張張青澀而又充滿朝氣的照片撲面而來,照片下配著各自飽含真情的人生感想,看著看著我莫明其妙淚眼濛朧。十八歲啊人生的春天,十八歲啊交織著迷茫、幻想、希望的歲月,十八歲啊我再也回不去了的青春。
那年,國家正處于撥亂反正階段,歷史正翻開新的一頁,人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擁抱新時代。那年流行的歌曲是《我們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希望的田野》、《祝酒歌》......那年最暢銷的書是各種高考復習資料以及《第二次握手》,那年最大的希望是考上大學。那年一切都是新鮮的、火熱的、充滿希望的......
那年,我卻在高考中名落孫山,但那時高考大中專錄取比率僅百分之幾,像我所在的鄉下中學能考上的鳳毛麟角,不能考上大中專學校是常態。沒能考上大中專肯定會有些失落,但因有很多選擇還不至于消沉。可以選擇復讀待來年再考,我有些同學就復讀了好幾年;可以參軍到人民軍隊的大熔爐里接受鍛煉;可以回鄉村參加小學教師招賢考試,考上了作為民辦教師教小學生;最后可以回農村的家,那時農村已經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也越來越好,農村真成了一個廣闊的天地。
那年,我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沒有選擇復讀,因為種種原因也沒能當兵進軍營,民辦教師因為名額有限僧多粥少與我無緣,我回家了,回到了那廣闊的天地。似乎老天安排我要沿著祖祖輩輩走過來的路接著走下去,我也別無選擇的接受了上天安排。我想我有文化在農村一定能比父輩混得好些,侍弄好家里的責任田、再搞些養殖,還可尋些其他致富的門路,我也能成為萬元戶,能娶個漂亮、賢淑而又能干的老婆,生幾個兒女將來讓他們有的讀大學、有的當兵,我會成為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父母也是這么對我說的。
那年,我在廣闊的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書和收音機是我在那長長的、寂靜的夜晚里的伴侶,昏暗的燈下埋頭讀書讓我暫時忘卻了農村的單調,中央廣播電臺今晚八點半節目讓我度過了數個美好的夜晚。一月、兩月過去了,當聽到同學們的狀況,像我這么老老實實守著幾畝責任田的很少,特別是當有人給我介紹對象時,我內心深處有了陣陣躁動,我真的就這樣過著祖祖輩輩過慣的生活嗎?所讀書中那些人物精彩的人生,也深深地加速了我青春躁動的心跳。然而,這時茫然四顧,我能干什么?我能到哪里去?
那年,我開始審視自已的人生路。人是古怪的動物,心沒動時覺得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沒什么不好,一旦動了不安份的心就覺得當下的處境就像是鳥在籠中,虎在泥潭,左沖右突總想破除樊籬到外面的世界去。正如名言說:上帝關上所有窗戶時必定為你打開一扇門。這時我聽到一所只承認學歷但不包分配的中專學校春季要招生,頓時,感到自己面前出現了一扇上帝為我打開的命運之門,即使不包分配讀書總會多一些機會,我義無返顧報了名,之后日日夜夜復習丟下半年多的書籍,原來很困難、枯燥的書此刻也不是很難了。我終于考上了那所中專學校,通知書來的那天正好是我十八周歲生日,我好像又一次得到新生,這一天上天把我人生的軌道改變了。
我沒有十八歲的照片可曬,有的話可能也是青澀、迷茫、稚嫩、有著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眼神的形象。我拉拉扯扯地碼下這些文字為的是紀念我那回不去的十八歲,是想告訴十八歲的朋友,青澀、迷茫、稚嫩就是青春的本色,只要常懷希望之心,并堅定地邁開腳步,人生之路就會充滿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