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角色?我們該如何稱呼自己?
從事互聯網行業的人,有其他人問你是干什么的,你是如何回應? 我是產品經理,項目經理,設計師,開發工程師,商務人員,還是打雜的?
雖然我在公司里的title是具體的,但有時又非常的模糊不清。
我工作過幾間公司,title很多,售前、交互設計、用戶體驗顧問、產品經理等?,F在工作中,當把方案給到客戶面前談,這不就是售前的工作嗎;當確定好需求,作設計畫原型圖,這不就是交互設計工作嗎;當與用戶討論設計反饋時,這不就是用戶體驗設計工作嗎;當把需求確定,項目落地,跟蹤整個項目進展,這不就是產品經理的工作嗎。
因為Title而限定自己的角色是一種束縛:
以前,把自己定義為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時候,更多只是圍繞用戶體驗這個思維去做事。但發現做營銷活動項目時候,要如文案策劃那樣思考文案;做整個網站改版的時候,要像boss那樣對商業模式的考慮,產品的重新等位等的決策思考;做原型的時候,要作為交互設計師去處理。發現因為Title會限定自己的角色,那是一種束縛。
在公司里當然要清晰自己的職責與義務,但思維里也不能只限定自己演的這個角色而已。只能一直演一個具體的角色那樣,但如果作為一個演員,是可以演不同的并適合自己的角色。
職業生涯里,在不同的公司可以演不同的角色,在一間公司里也可以演不同的角色,但要清楚你是一個演員,而且知道自己擅長做一名什么類型的演員,不是導演,也不是編劇。
只演好一個角色的演員,不是好演員;一部電影如一個產品,只演好自己的角色是不夠的:
如,我們常常聽到設計同事罵開發的說怎么搞得這么丑了,原來設計好好的。開發的同事罵設計同事,不考慮規范,搞些亂創新。設計同事只專注界面的美觀度,創新的交互方死,而不去考慮由於系統不同,iOS和android的規範不同。開發的同事針對功能如何實現,沒有對界面美觀、易用性的要求;導致最終的成果物不符合需求。所以,常常要求設計的同事站在開發的角度思考一下,開發的同事也站于設計的角度思考一下。
一個產品需要由產品經理,UI設計師,交互設計師,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用研等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個整體。只做好自己的一part是不夠的。產品經理就常常做大家潤滑劑的角色,但各個角色都需要有整體性的思維。
如何有整體性的思維?
如果對外很自豪地稱呼自己是設計師,那么就把自己劃了界限。把開發,測試的工作沒有考慮進去了。就嘗試把自己稱呼為用戶體驗工作者。
為何要稱呼為用戶體驗工作者?
1.我們都是工作者。
我們是平等的。我們都是工作者,這是提醒到我們從事各行各業的職業者都是工作者,建立了一種平等的關系,不是新聞工作者比清潔工作者要高尚,不是說互聯網工作者比法律工作者要潮流。
我們時刻保持敬畏之心。我們是工作者,專注于把事情處理好,專注于把產品做好。
2. 我們從事在互聯網行業,但未來互聯網和各個行業并沒有明顯的界限。
互聯網滲透到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今天,傳統行業都在朝著信息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傳統行業?互聯網,互聯網和各行各業相互滲透,并沒有明顯的界限。而且,互聯網從業者更應該學習傳統行業,讓傳統行業更快地信息化、互聯網化,而且商業機會也就來了。
3.我們做的都是利用新科技帶給用戶新的更好的體驗。
有時,我們會反問,互聯網有讓世界變得更好嗎?似乎讓我們沒有快樂多少?。?/p>
互聯網、科技都是中性的,有好有壞,如果稱呼自己是互聯網工作者或科技工作者,工作方向是中性的。如果你的工作價值觀有一條是利用新科技帶給人類新的更好的體驗,就把自己稱呼為用戶體驗工作者吧,然后現在的角色是產品經理、設計師、程序員等等。
“你好,我是一個用戶體驗工作者?!?/b>
2015.04.29
maxxie wei
maxxiewe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