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迦葉尊者托缽行至一老嫗處,恭恭敬敬的跪下來。
老嫗見了,急忙將佝僂瘦弱的身子從草席子上立起來,雙手合十的跪拜著。
大迦葉說:“婆婆,我是尊貴的世尊門下修行之人,請求你的布施。”
老嫗聽到這話,兩眼里立刻充滿了悲涼,那悲涼似將世間所有的凄苦收斂了充塞進去的。她的臉上現出凄苦的神情說:“讓我布施你?我得了重病,每個人都不理我了,我快死了!我哪有什么東西布施給你呢?”
大迦葉說:“施主,請發慈悲心,把你的食物布施一點給我,好嗎?”
老嫗受了罪過一般羞愧的說:“我就是想給,也沒東西給啊!你作為修行人,我有東西的話真的很想布施給你啊......”老嫗邊說,邊把目光掃過她殘破的草棚,“可是怎么辦?我眼前有的,只是別人不要的東西。我只有這又酸又臭的米湯,真丟臉啊!”
老嫗說著哭起來,把干核桃一樣的小臉兒埋進膝蓋里。
大迦葉堅持說:“施主,我還是希望你能布施你的米湯給我。”
老嫗驚的抬起頭,問:“你真的要啊?”
大迦葉誠懇的點頭。
老嫗連忙將米湯端來,倒進大迦葉的缽里。大迦葉小心翼翼的捧著缽,把那渾濁酸臭的米湯一飲而盡。老嫗的目光打著顫抖,受寵若驚的望著大迦葉。
大迦葉食畢供養,說:“謝謝施主,你有這份心最重要,有幫助別人之心的人,在精神上是富足之人......”
聽到這話的老嫗,滿臉充滿了感激,她合十的手掌劇烈的顫抖著,叩拜著。
大迦葉繼續說:“有羞恥之心,敢于反省自己的人,就已經是一個求道的人了!現在你已經具備懺悔心和布施心。佛祖會保佑你的!”
老嫗聽完這些話,更虔誠的用她瘦小佝僂的身子叩拜著,千恩萬謝的把額頭磕到土地上、抬起、再磕下......
至此,故事你看懂了嗎?大迦葉并沒有給身處老苦、病苦的老人以任何物質安慰,卻向她討要一碗米湯做布施。而老人竟然還要千恩萬謝。
只有用心,才能發現別人真正的需求,而不是眼見得表象。
這個公案讓我想起一個朋友,她有天撐著傘走在下雨的街頭,突然見到一位乞討的老婦人淋在雨中,她連忙跑過去把自己的傘送給她。結果那老婦人卻把傘推開說:“我不要!” 朋友以為她不好意思,就繼續堅持要把傘遮到她頭上。結果老婦人急了,耳紅面赤的說:“我不要!”
施與被施,都是接納包容的過程,也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和贊賞!
大迦葉的謙卑,讓老人感受到了富足和圓滿。
老人為自己的貧窮懺悔、為自己沒有東西可布施做懺悔。她沒有理直氣壯的把貧窮當作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