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為什么武俠世界中很少有神箭手聊到了弓箭,要使弓箭的威力很好的發揮出來,關鍵還得看拉弓的人如何掌握火候,恰如那“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一般小心翼翼。那些傳說中的箭神,他們之所以能百步穿楊、百發百中,與其常人所不能及的天賦和數十年的勤學苦練之功恐怕是分不開的。猶如修煉少林寺內功心法一般,畢竟還是少有人走的路,因此那些箭神才讓人敬佩不已。
然而蕓蕓眾生,多半是不愿等也是等不起的,他們竭盡全力尋找捷徑,覓來速成心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走上人生巔峰。
如周芷若,練了些九陰真經上的速成功夫,沒幾個月便躋身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行列,少林寺一戰,峨嵋派聲名遠播。
如林平之,狠心一割,修煉《辟邪劍法》幾個月,便能戲謔余滄海和木高峰,手刃仇人,何其痛快。
于是人們就開始琢磨,有沒有這樣一種武器,它既能夠發揮弓箭的強大威力,又能夠快速上手呢?
憑借這樣的猜想和先輩的智慧,從弓箭衍生出了弩。
弩一般由弩弓、弩臂、弩機、弓弦四個部分組成。弩弓與弓弦自不必多說,弩臂代替了人手,將弓弦張開。弩機是弩的精髓,一般裝在弩臂后方匣狀的弩郭內,上有掛住弓弦的‘牙’和用于瞄準的‘望山’,下有發射弩箭的扳機‘懸刀’。裝配好弩箭之后,將弓弦搭在‘牙’上,用‘望山’瞄準目標,扣動‘懸刀’,任對方武功再高,也是在所難逃。
為了讓其具有更大的殺傷力,諸葛亮研制了可以連發的諸葛連弩,后來在軍事上又有了神臂弓、床弩,北宋官修的《武經總要》多有記載。
毫無疑問,弩是可怕的致命武器,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武藝修為,只需平時稍加訓練,便猶如手握屠龍寶刀一般,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就算是江湖上的三流角色,也能讓頂兒尖兒的高手無能為力。
《笑傲江湖》中最驚險的一段不是西湖底下任我行和令狐沖比劍,也不是嵩山奪帥,而是方正大師、沖虛道長、令狐沖這三個江湖上名號叫得最響的絕頂高手在恒山懸空寺密談后準備下山時被東方不敗派來送禮道賀的黃面尊者賈布用發射毒水的機弩包圍:
一陣毒水射過,窗后那人朗聲說道:“這陣毒水是射向天空的,要是射向三位身上,那便如何?”只見十七八枝長箭慢慢斜下,又平平的指向三人。天橋長十余丈,左端與靈龜閣相連,右端與神蛇閣相連,雙閣之中均伏有毒水機弩,要是兩邊機弩齊發,三人武功再高,也必難以逃生。
當然,劇情需要,最后任盈盈橫空出現,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才得以逃脫。如若不然,恐怕江湖上又多了一個傳說。
像弩這樣給人一種偷偷摸摸感覺的武器,講究男子漢大丈夫要光明磊落的大俠們多半是不會去使用的。
不巧的是,我最欣賞的一個英雄卻是使弩行家:天巧星浪子燕青。
《水滸傳》總共一百回,燕青雖然在第六十一回才上場,然而剛一出場,作者就將燕青從外到里夸了個遍。
為見他一身雪練也似白肉,盧員外叫一個高手匠人與他卻了這身遍體花繡,卻似玉亭柱上鋪著阮翠。若賽錦體,由你是誰,都輸與他。不止一身好花繡,更兼吹得彈得,唱得舞得,拆白道字,頂真續麻,無有不能,無有不會;亦是說得諸路鄉談,省得諸行百藝的市語。更且一身本事,無人比得,拿著一張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間入城,少殺也有百十蟲蟻。若賽錦標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亦且此人百伶百俐,道頭知尾。本身姓燕,排行第一,官名單諱個青字。
薛霸和董超押著盧俊義流放沙門島,因受了李固的賄賂,要在路途的林子中結果了盧俊義,燕青早藏在樹上,找準時機,兩箭便結果了薛霸和董超。
小乙先在這里等候,想這廝們必來林子里下手。被我兩弩箭,結果了他兩個。
攻打東昌府時,沒羽箭張清用飛石一連損傷梁山十五個好漢,燕青抓住機會,用弩射翻副將丁得孫的戰馬,大漲士氣。
這邊丁得孫舞動飛叉,死命抵敵呂方、郭盛,不堤防浪子燕青在陣門里看見,暗忖道:『我這里,被他片時連打一十五員大將;若拿他一個偏將不得,有何面目?』放下桿棒,身邊取出弩弓,搭上弦,放一箭去,一聲響,正中了丁得孫馬蹄,那馬便倒,卻被呂方、郭盛捉過陣來。
燕青將弩用到了極致,一個字:巧。
巧是弩的精要,也是天巧星燕青一生的寫照。
燕青總是在最恰當的時候取出他的弩弓,給人以致命一擊,沉著冷靜、機智靈活,與橫沖直撞、一個不高興就提起雙斧喊殺喊打的李逵無疑是兩個極端。
在《水滸傳》后半部分,作者有意將燕青和李逵綁定,“李逵元夜鬧東京”、“黑旋風喬捉鬼”、“燕青智撲擎天柱”整整三個章節,都是燕青和李逵的戲碼,這是宋江馭人有術的體現,也是作者特別想讓我們看到的大戲:一剛一柔的完美配合。
燕青功成名就后,毅然退出政治舞臺,力勸主公盧俊義歸隱不得,當夜收拾了一擔金珠寶貝挑著,竟不知投何處去了,留給江湖一段佳話。
燕青的歸宿,也正是弩的歸宿,當火器盛行,弩的使命已經完成,它默默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留給我們的,只剩下那些久遠的傳說。
想看更多,請移步文集:無情江湖有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