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亞洲有四大邪術:韓國整形術,日本化妝術,泰國變性術,以及中國PS技術。你用過哪個呢?相信美顏總用過吧。這四大技能,都體現了人們對自我形象的重視。
說起相貌,往往想到的都是長得好不好看,有沒有氣質。有一首歌寫到,長長的頭發,黑黑的眼睛,好像在什么地方見過你。這就是表達美好的第一觀感。在現在這個看臉的社會里,不可否認,好的相貌,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比如,女秘書這個職業。有沒有能力無所謂,長得漂亮是關鍵。俗話說,相由心生。有研究表明,人們都喜歡親近長得好看的人,也更加信任他們,相信長得好看的人,內心也美。在生活中我們交友,往往也把長相作為第一參考對象。試想,兩個人第一次見面看到的必然是外貌和身材,我們所謂的心里美,人品好,三觀正,不也是通過后續的深入交流才了解的嗎。相信大家都一樣,見到美女帥哥不免多看兩眼,特別現在的人很多都是外貌協會的,包括我自己。就拿相親來說吧,因為原來不熟悉,看到的都是表面,表面滿意了才愿意繼續深入了解人品,性格是否合適等等。所以,對兩個陌生人來說還是相貌比較重要一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身邊的朋友,一開始看起來覺得一般,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舒服。日久見人心就是這個道理。不論是剛開始不喜歡的人,或是喜歡的人,都會隨著對方的善良,行為舉動而改變自己最初的看法,從而不斷的改變兩個人之間的關系。
以前有個新聞報到說,有個先生結婚后有了孩子,可隨著兒子慢慢長大,發現孩子長得既不像他,也不像他妻子。百思不得其解,想去驗證DNA,原因是覺得自己的長相蠻不錯的,妻子也是個美女,但兒子太沒形象了,嚴重懷疑不是自己的。后來經過妻子坦言,以前整過容,一場家庭紛爭就此爆發。現在社會,整容成風,長相普通的想整的好一點,姿色不錯的想要整的更好點。15年有大數據表明,我國現在去韓整容數為850萬,并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現在具體數字我沒查到,沒有確切的數字,可想早已超過千萬。誠然,有些人術后變得自信了、開朗了、活波了、外向了,人生各個方面,包括工作、戀愛、社交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整容成功的例子,但現實中更多的都是失敗的。鄭裕玲年輕的時候也是一代美女。是80年代跟周潤發齊名的大牌明星。又年輕又漂亮,風趣幽默。憑著理性睿智的口才和氣質修養被冠以“金牌司儀”的美譽。1988年和1990年獲得第廿五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項,成為雙料影。可能是太想留住青春,反而適得其反。由于整容過度,鄭裕玲的臉不停地在變,仿佛褪了好幾層皮。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圖片,我是嚇了一跳。因為明星的關注度高,才被我們所知道,而更多的情況是,他們往往因為覺得丟人難以言齒,忍氣吞聲,承受動刀帶來的后遺癥。《孝經》中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見從古至今,漢人觀念中對身體的重視,認為對身體的改變是有傷天和的。
?
我們處在這個開放、講科學的時代,我們要用事實說話。最后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即使整容手術成功了,也并非絕對安全,5%至10%的整容者都可能會出現后遺癥,還會有20%整形上癮。整形手術是不可逆的,出現問題,即使得到了應有的賠償,但當初的容顏是賠償不回來的,整形有風險,動刀需謹慎。小整怡情,大整傷身,傷的更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