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下班時跟小月一起回家,小月說,她好朋友,一對談了六年戀愛,計劃今年年底就要結婚的情侶,最近徹底分手啦。原因就是倆人不在一個城市,長期分開思想產生分歧,一見面女孩就查看男孩的手機。
結果上個月在男孩的微信上查到與其他女孩的曖昧信息,引發導火索,他倆的感情徹底戰敗。
末了,小月說,你和你家王先生總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別到到時候搞得一拍兩散。
本想罵她烏鴉嘴,可是想想她也是為我著想,作罷。
異地戀是部分情侶的狀態,百度百科顯示,異地戀的成功率為10%。
每個人的感情都是私有的,獨立的存在,失敗的原因很多,不在同一個地方,沒有共同的圈子,倆人之間的話題越來越少,未來的變數太多,計劃跟不上變化缺乏安全感等等.
我和王先生,在一起八年了,除了2011年剛畢業時,在一個城市將近一年的時間,直到現在依然在不同的城市。
剛在一起時候,天天發短信,打電話。記得當時用的是動感地帶,包月短信500條,根本就不夠發的。
一個月最少見一次面,兩個城市相距二百多公里,火車3個小時的車程。
他來看我,或我去看他。
經常是,我周五正在上課,接到他的短信息,說已經在坐在我們校園的長椅上了。
或是,我周末正跟朋友一起逛街呢,突然看到一件小物什,很喜歡,就立即買下。迅速的坐了公交,奔向火車站。
我倆都是這樣,做事情沒啥計劃,隨心所欲。
剛開始在一起時,吵架是常有的。
打電話,不知是哪句話不稱心,就開始吵。
記得大四我正在寫畢業論文,他提前出來實習,和朋友租住在一個兩室一廳的房子里,他有一個好朋友,挺漂亮的一個女生小敏,也剛開始找工作來C城,借住在他家,他和他室友住一房間,小敏住他的房間。
這其實也沒什么,都剛開始工作嘛,朋友之間相互幫助。
問題是,他并沒有告訴我這件事情。打電話時,我聽到女生的聲音啦,問他他才支支吾吾的說了一下。
當時我特別生氣,然后就跟他吵。我這邊氣的想把手機給摔了,那邊也沒吱一聲。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樣,特別無力。
那次我掛完電話,大哭了一通,決絕的要分手。
早晨眼睛腫得像核桃一樣,無精打采的在公共洗手間刷牙呢,小住在陽臺上晾衣服,正準備把余下的半盆水潑下去,就聽見王先生站在陽臺下邊大喊我的名字,嚇得她把盆子都給扔了。
我看到他大早上趕過來,頓時積攢一晚上的怒氣全消了,趕緊帶著他去吃早餐,三個包子兩碗粥的功夫,所有的誤會都解釋清楚啦。他吃完飯又趕著回去上班,只跟領導請了半天假。
他說,聽我在電話里發那么大的脾氣,也不知道該怎樣安慰我,于是就買了凌晨四點的車票,來找我,省得我誤會了,要當面解釋清楚。
我算了一下,我倆吵完架,掛了電話也將近十二點啦,他從租住的房子到車站要一個小時的車程,那么他是凌晨兩點半起床,三點出發,四點到火車站,七點多到我的城市,坐四十分鐘公交車,八點左右站在我們宿舍陽臺下。
一個早飯的時間也就一個小時,然后還需要一上午時間回C城,繼續上班。
那次我很感動。也總結出來就是,兩個人一定要相互信任,坦誠相待,產生矛盾一定不要隔夜。飯要趁熱吃,矛盾也要趁熱解決。
上學的時候,我們經濟貧乏,但絲毫沒有影響感情的發展,想著既然不在一起,那就要多見面,多了解,多溝通。
說起來我真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女人,當時,為了能多去找他幾次,攢點交通費。每個月,做兩個周末的兼職,穿果綠色傻乎乎的工作服在超市里賣統一綠茶,一天三十元。
運氣好的時候,有公司做活動我就跑去給人家做禮儀,還好個子比較高,穿個三五公分的高跟鞋就行。做禮儀是一天五十元。我把兼職賺的錢都拿來談戀愛了。
大四時,我們就相互見了家長,因為是中學同學,兩家離得不遠,雙方家長也很滿意。
畢業后,我就去了他的城市C城工作,我學的是廣告設計專業,先是去小公司做設計,之后去了房地產公司做策劃。他學的是軟件工程專業,一直在一家單位做軟件技術。
倆人雖然在一起了,但他還需要經常出差,有一次他們公司在印度尼西亞接了個項目,派他出差半年。
那半年我倆只能電話聯系,而且他那邊信號不好,打來的電話號碼也不固定,所以聯系不是很多。我是那種生存能力特別差的人,那是個冬天晚上,我開著空調,開著電腦,燒著開水,還在用電磁爐煮面。
結果電壓過大,電閘跳了,我把家里的電閘拉上去后,還是沒電。
十冬臘月,沒有暖氣的房子,又斷了電,就像個冰窖一樣。我又冷又餓又難過,用手機僅余的電量給他打電話,還好撥通了。他先是安慰我,讓我下樓吃點東西回來趕緊睡覺,然后又說,都是他不好,離得這么遠,在我無助時,也幫不上忙。
還好,在C城我們有共同的好朋友,他給A明打了電話,第二天下班,A明便來給我修電閘了。
半年后,他回來了,我們倆定了婚。
我們拿了自己攢的錢和家長的資助,買了個小房子。在C城有了自己的家,也就把結婚這件事情提上日程了。
但剛定了婚,我就調了項目,工作地點離家二十八公里,沒有直達的公共交通工具,他就狠心買了一輛車。
他每天早上送我上班之后,他再去上班,晚上接我下班。
也就是送我三個多月的時間吧,他不想做軟件技術的工作了,想創業。我們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創業做建材生意。他爸爸一直在A城做裝修行業,所以積攢了一些人脈,他就回去A城創業。
當時,我是有些接受不了的,好不容易在一起生活,而且剛定了婚,在C城也有了自己的家?,F在又選擇創業,還要兩地分離。
我上班距離那么遠,需要他接送。平時我工作比較忙,家務什么的也都是他在做,大部分時間我是處在被照顧的一種狀態。我喜歡這種狀態。
但想著既然他堅定的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放手做吧。
A城和C相距也是200多公里,他在A城忙著考察市場租門店做網站,創業初期,辛苦是在所難免的。我在C城每天早晨坐公交,轉地鐵再搭小三輪的去上班。
每天的電話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那段時間,他晚上給我打電話時,我還在加班。我忙完給他打電話時候,他就累的睡著了。
我加班到晚上十點多是常有的事情,但項目在城郊,起初是王先生不管多忙都會來接我,現在不在一起我就得自己想辦法。
還好有同事一起加班,搭同事的車到市區能打到車的地方,還總擔心自己在出租車上睡著,到家里也差不多十二點啦。家里冷冰冰的,心里也空蕩蕩的。
那是我倆異常難熬的一段日子。
不過很快有了好轉,他的生意漸漸穩定下來了,我也開始拿一些項目的提成。
我們差不多一個月見兩次面吧,他過來找我。
沒人送我上班了,我趕緊報考了駕校,動手能力差免不了被教練罵,王先生就安慰我,沒事,人笨就要多學,大不了用得時間久一些,咱考一年。
我懶得搭理他。辛勤的練車,兩個月順利拿到駕照。
拿了證,不敢上路,王同學從A城過來,我開著車,他坐副駕,實地培訓了一周時間。
然后我買了個便宜的代步車,他放心的回去A城繼續他的生意。車技差,就更早的起床,避開高峰期,慢慢開。想著終于可以獨立上下班了,我還是很開心的。
一個人的生活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孤單,我有很多可以支配的時間。每天不管開心難過,哪怕是看一場電影,買一束花我都會第一時間跟他分享。
他也是,遇到一家新鮮的甜品店或吃了好吃的涮毛肚,也馬上告訴我,說下次帶我一起品嘗。
工作之余,看電影,看書,逛街,游泳,健身房,或去書吧參加讀書會,聽民謠歌手小型演唱會。我生活漸漸的充實起來了。
有時,他想給個驚喜悄悄來看我,然后就是到了找不見我。
我從害怕獨處的狀態轉變為了享受獨處。
我不再局限于和王先生共同的幾個好友相處,認識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接觸新鮮有趣的信息。比如跟著茜子學習品紅酒,跟著雀子學習燒菜,跟著小魚學習插花,周末為自己精心準備一份燭光晚餐。
我從固步自封狀態轉變成欣然接受新事物。
今年年初我倆領了結婚證,舉辦了簡單的婚禮,但依然沒有結束異地戀的狀態。
七年異地戀,異地已經是個紙老虎沒什么可怕了。
有人問我,不在一起生活,沒有共同話題,沒有共同圈子,沒有安全感怎么辦?
共同話題這個好解決,一起看幾部電影,分享彼此最喜歡的食物,喜歡的音樂,最好是來一場旅行,多聊天,多說話。共同話題,相處久一點自然就找到了。
共同的圈子,我感覺不太重要,我有我的朋友,他有他的空間。他打他的dota,我約我的姐妹。跟他一起約著朋友們吃幾次飯,也就熟悉了。沒必要非得融入,大家在一起時,不尷尬不用照顧情緒就好夠了。
安全感,安全感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是一種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安心,可以依靠,可以使之堅強,可以使之信任的感覺??伤^的安全感,從來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別人給不了你。自己強大了,自然就有了安全感。
我感覺異地戀最關鍵的是,有共同目標,多溝通,相互信任,制造驚喜,常常分享。把跟他打電話的時間當成每天的小確幸。
而異地戀對我來說也是最好的增值期,不在一起了,可以支配的時間相對多了。
第一、想著下一次見面他會發現我小小的進步,于是又多了一份提升自己的動力。
第二、之前在一起時,他幫我做的事情,現在只能靠自己完成了。不會做菜,學唄,不會開車,學唄,懶得整理房間,也沒人可指使,還是自己來吧。搬不動純凈水,換小桶的多搬一會兒。
燈泡沒電了,踩個凳子自己換啊,馬桶堵了,自己修啊,修不好,聯系物業去,逛超市,買的東西多了自己拎不動,放樓下多跑幾趟啦........
我從依靠他人的狀態,轉換成獨立自主的狀態。
不知不覺中,那個矯情的自己已經悄然不見了。
當然如果他在,這些事情還是由他來做吧。
感覺就是他不在身邊,我一個人很好,他在,兩個人更好。
現在,王先生正努力把生意往C城發展,異地只是目前的狀態,很慶幸兩個城市離的不遠,也不是異國戀。還可以常常見面。
未來不見得更好,但我們會更從容。
還沒有認真寫過和王先生在一起的文字,之前在一篇文章里提了幾筆,趕緊分享給他看,他看著我很不滿意的說,切,我這就是客串出場。額,這次真不算客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