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
旅行的意義是什么
國慶的時候
去了廈門
念念叨叨著說要去鼓浪嶼
結果同行兩人都沒有提前訂票
若去就要承擔比原來貴5/6倍的船票
若不去的話可惜了廈門之行
糾結了一天之后
我們終是放棄了鼓浪嶼
該逛的地方似是都去過了
兩人便
在放棄鼓浪嶼的抑郁中
又在沙灘耗了一下午
十月的廈門很熱鬧
游人也似乎都喜歡賴在海邊
或獨自與打在褲腳的浪花較勁
或父母看著孩子在不遠處一絲不茍的砌著沙墻
或三三兩兩跑跑跳跳
我和大頭并排靜靜地坐著
浪花聲
嬉笑聲
輪船遠遠的轟鳴聲
一晃神
就到了傍晚
夕陽西下的時候
金色的陽光撒進海面
伴隨著洶涌的海浪熠熠生輝
我的眼和我的心
被完全吸引了去
那是一個北方孩子十幾年的想象
從小女孩子們就聚在一起念叨著
“吶,長大了你想去哪里旅游呢”
“喔,我啊這輩子一定要去看一看海”
然后呵呵呵呵的笑起來
一邊迷茫什么時候才可以長大
一邊種下心中的愿景
眼前的小情侶們
在逆光中只剩背影的輪廓
襯著金黃色的海面格外的應景
遠處的輪船在海平面上緩緩向前
浪漫
洶涌
平靜
震撼
這是這里無數個朝夕更替中
再普通不過的一次日落
而此時
卻是我眼里最美的風景
我貪婪著
想把這一切收進眼里
種在心里
嘴里只拉住大頭的手
講
大頭你看
好美啊
城市的霓虹亮起
夕陽便收起了光輝
這座城市夜的美麗
是年輕人不能說的秘密
我們仍是
在沙灘上賴著
沙灘酒吧的《后來》
是三兩人駐足傾聽的磁力
隔壁酒吧的《學貓叫》
似是有爭寵之嫌
聲音愈發的大起來
不遠處岸上的歌仔戲
在流行音樂中若隱若現
沒有令人覺著格格不入
反而
心里很是舒服
我們被吸引著踱過去
戲臺下稀稀疏疏的坐著些老人
找一個靠后的位置
兩人靜靜的坐下來
咿咿呀呀的唱調
眉飛色舞栩栩如生的表演
自己都沒注意到自己
笑容的滿溢
我突然
想起小時候
和奶奶一起看戲的場景
每逢戲班子來村里表演
我總會第一時間告訴奶奶
奶奶會和交好的其他奶奶一起
帶了家里的小木凳
約了去看戲
戲臺是村里小學的小舞臺
表演一開始
舞臺旁的小LED屏亮起
顯示出這場戲的戲名
村民們小板凳一放
再往臺前攏一攏
舞臺前的小操場就算是劇場了
看戲的多是奶奶輩
大都不識字
我那會正上小學
戲文的文字又簡單
便充當起奶奶們的翻譯來
奶奶坐在小板凳上
攥著我的手
用她長滿了繭子的手撫摸我
我往奶奶懷里一坐
有模有樣的解釋給老奶奶們聽
不知奶奶們聽沒聽得懂
末了
他們總是笑笑說
這個娃
嘰嘰喳喳的像個小麻雀
能說得很
自覺奶奶們在夸我
我小辮子就差翹到天上去了
一陣海風襲來
才發現我
征了好一會
若不是還想去海邊走一走
我可得再賴好一會兒
曾厝垵吃了東西
和大頭買了罐啤酒
又折回海邊
在一塊諾大的礁石上坐下來
夜晚的海水更兇猛些
擊打起沙粒來沖刷著海岸
游人握了粘了彩色小燈的球來
仍是在嬉戲
一罐酒下肚
和大頭也沒講幾句話
兩人都心情不錯
開始漫無目的的聊天
然后一同笑起來
好久沒有
這種
說不出來的平靜
突然那一瞬間
我在想旅行的意義
究竟是什么
雖然
沒有看到鼓浪嶼
沒有去到很多的景點
還有一整下午國慶人潮的擁擠
但是馬上要結束的三天的行程
在心里還是滿滿當當
沒有遺憾和抑郁
或許我早該想
早該知道
旅行不應該是一味的打卡累個半死
不是走馬觀花吃喝玩樂僅此而已
就像那晚
和大頭喝的酒
賴著的沙灘
街邊聽過的歌聲
何嘗不會使那段旅行
更加美麗動人
我們都期待遠方
許是在期待未知的風景、不期而遇的陌生人、還有沒讀懂的自己
遠方即自由
而我們始終都
渴望自由
渴望未知
渴望愛
每個不曾微笑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