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下面,我將開始記錄我學習《論語》的一些體會,這些體會,既有照抄南懷瑾、馮學成先生的一些講解,也包括我這些年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感悟,我把我的這個系列學修體會分享取了個題目叫《泡杯閑茶聊論語》,人不閑就忙,忙是難以靜下心來學點東西,所以只有當我們有閑時,有閑心才能有所體會,所以希望我們都閑下來泡杯茶,慢慢品。
? ? ? ?先開個題,《論語》,“論”是大家各自發表各自的觀點,這里賣下書包,論和議是不一樣的,論是各自說自己的,而議是要統一觀點形成決議,比如梁山好漢,開會的地方要聚義廳,而不要聚論廳;機關里邊,開會也叫議題,而不能叫論題。有句話叫“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論而不議”,六合就是四方上下,之外的,我們看不到的,意見都不要去發表,放在哪就行,而之內,看的見的呢?叫論而不議,可發表意見,但不要想著要統一,每個人都每個人的認識,這樣做,是非就少,麻煩就少。“語”是日常的說話,而言是比較正式的,比如,我們請丙林同學發言而不是發語,哈哈!所以,從標題上看,《論語》就是孔子和其弟子們各自在日常中發表的各類觀點和討論的記錄。
? ? ? ? 論語一共二十篇,這二十篇的篇名就是每篇正文開頭的兩個字;這里也可以看出,孔夫子的弟子們是很實在的,絕沒有現在網上、報紙上那些吸引眼球卻無實質內容的夸張標題。
? ? ? ?第一篇學而,開頭第一句就記錄了孔夫子所說的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若您沒有學過,那說明您讀書時真是不認真,趕快去去翻翻書包。我記得初中時,我的老師解釋這句時說:“學習要不斷的復習、溫習,這不也是很快樂的事嗎?”那時腦子笨不明白,但現在看到我們同事的兒子每天復習功課,做作業要做到晚上12點,我真想說,老師,學習真的不快樂呀!
? ? ? 后來,我開始學習傳統文化,才發現,我們原來的老師可能說錯了,至少講的可能還不全面。這里必須賣一下書包,我們看這個“習”字,古代人學習不像現在那么多的家庭作業,因為他們回家還要放羊,喂豬,帶弟弟妹妹什么的,而是在課堂上對經典吟誦,反復多次后小朋友們便記住了,老師只教識字和吟誦及一些禮儀規矩,等同學們年齡稍大了才單獨講解。可見以前的同鞋們的壓力是不大的,當然,要去考秀才、舉人之類的有志青年除外哈,其實我這講的學習方式已經是孔夫子死后多少年的事情了。孔夫子這里所說的習,并非完全復習之意,我們的老祖宗造字時就講明了,繁體的習字是上面一個羽毛的羽,代表鳥類,下面是個白,代表白天,也就是天晴的時候,小鳥跟學鳥媽媽出來練習飛翔,所以這個習字是實踐之意,通過學習,又通過實踐而后有所得,有所悟,這時內心是很爽的,心中有點弱弱的傲驕的感覺,就像小鳥第一次飛起來的感覺,所以這樣的學而時習之,一定是心中愉悅的。可憐我們現在的小朋友天天死背,做作業,又復習又溫習,那可真不是件舒服的事,肯定是心中不悅的。其實不悅也就算了,現在的小朋友們的承壓能力還是很強的,但睡覺的時間都犧牲了,這樣長此以往,真是要影響我們祖國花朵們的生長發育啊!
?孔子老人家,接著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說實話如果自己家里都接不開鍋了,有人來串門還真不是什么樂事,雖窮是窮點,但也得找個飯店整兩杯小酒還是必須的,總之在朋友面前不能丟臉的。哈哈,玩笑開完了,其實孔子他老人家說“朋”是不一樣的,兩支鳥一起飛為朋,或者說同學為朋,這下便明白了他老人家的意思了。一個多少年未見的同桌的你,天遠地遠的趕上一個月的路程來看您,特別說一下,孔子哪個時代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但那是中央部長們才擁有的特權,小老百姓那只有趕“11路”專車的命,就是一個地區同學相見一次可能也得走上一個星期,這樣的同學遠道而來,若不笑臉相迎那真是說不過去的,而且人家那時的同學,所聊的可是切磋學聞,談天論道的,不像我們現在有朋自遠方來,整頓大餐,在二麻二麻之時,說點感情深一口捫之類的酒話,再去吼一夜卡拉OK,在半醉半醒之間各自打的回家云云......
? ? ? ?最后夫子又講,“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誰不想出名,我們每年看看報考視影學院的同學們,那可真叫多呀,電視上也是,這選秀,那選星,這超女,那帥男,這個是玉米,那個日土豆,哦還有寬的紹粉,真是亦樂乎!但孔子他老人家卻說,不要怕別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不知道,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做自己該做的事,只要內心堅定,有什么不舒服的。所以他老人家是圣人,他老人家聊的是內在的修養,我們大多人可能是不能理解的。
?這里我得賣一下書包,我讀完整部《論語》,真沒有什么知識,全部說的都是做人做事,而且子夏同學還說:“只要向賢人學習,照顧好父母,尊敬上級,干好本職,交朋友講信用,沒有讀書也是有學聞的人。”,這一點我還是真有體會的,有些人,真沒讀什么書,但做人講議氣,做事有方法,特喜歡與他在一起聊天;但有一些人,又是這個名校畢業,又是那個認證,還有無數個證書,但讓他辦件事,不辦還好,一辦一個糟,怎么說呢?真不好說?另外,我發現孔子最后這句,其實蘊含著人生的成功之道,大家千萬別笑!別以為只有成安之才講成功學,孔圣人也講,只是我們不明白而已。
? ? ? ?如果我們要急于別人知道,便不能認真的做事,便不能安心于做人,不認真又不安心,又哪能有所成就呢?一個真正有成就的人,哪一個不是守的住寂寞,耐的住枯躁,安的住本位的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丁酉入秋小雨之時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