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彥彥,這是我的每天一篇原創文章之第117篇。
昨天晚上和華宇同學聊天聊到12點多,他問我,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我要開的書店,我會怎么說?
我的腦子里一下冒出好多詞:模式、盈利、生態、商圈。
但華宇說:不是,我認為應該是“連接”。
這兩個月來,他在讀書會和書店里看到的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是“連接”。
我說,可是連接可以用在一切領域,在書店可以,在社群可以,在課程可以,這樣太不精準。
就在這時,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話:通過書把人連接在一起!
當我說出來的時候,華宇也非常認同。
是的,我們就是要做這樣的事情,就是要做這樣的書店!
這看起來像是廢話的一句話,為什么我們要如此認真去分析呢?
原因在于:只有我們找準這個目標,書店發展才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
“連接”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而且,要如何通過“書”把“人”連接起來呢?
一般來說,很多書店主要是通過一起舉辦讀書沙龍、各種文化活動、書友學習打卡等方式來營造文化氛圍,所以人們一想到“書店”,都覺得學術氣息太濃,一點都不好玩,好像需要很嚴肅或者很專注。
但今天我說,書店只不過是一個平臺、一個入口,它就是通過書這個工具把人們連接在一起!
基于這樣的理念,書店就可以有N種玩法,因為人與人之間要產生連接,可以有成片上百個理由。
比如說,我想要開一個烘焙主題的書店,我就可以在書店里放置一切與烘焙有關的元素,吸引所有對烘焙感興趣的人。我可以整理世面上所有與烘焙有關的書籍,邀請知名的烘焙老師來分享開課,專設烘焙產品區及體驗區,為你尋找與烘焙有關的公眾號、名人、資訊,甚至可以賣烘焙器具、原料,提供烘焙產業鏈。
這樣一家書店,就已經不僅僅是書店了,或者它以一家書店的形態開始,但卻不止于書店。
它最后開成什么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群喜愛烘焙的人因為它而凝聚在一起,為了同一個熱愛的領域,不斷升級新花樣,創造新價值。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也覺得開書店可以很好玩呢?
事無巨細,只要我能想得到,都愿意跟你分享!
來書店,找彥彥!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