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邁步向前的現代都市人,很多人都漸漸感到不明白自己忙忙碌碌在活個什么勁兒?壓力山大,焦慮不已,不得一個強迫癥、抑郁癥,都覺得自己是不是活得不夠努力。生活的意義在哪里?初心在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了,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無論怎樣都找不到感興趣的事了?快樂不見了。痛苦之中,發出呼喊,“去遠方“、”我要遇見那個未知的自己”,然后和原來的工作生活一刀兩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真痛快~
可是,走完之后呢?你不回來?能去哪里落腳?難道一直飄著,你確定你受得了?如果回答不了這些問題,那還是別太任性,要不然很可能還要回來,而且自己還得“兜著走”。找不到初心你去遠方干嗎?你的初心又沒去過那。你沒找過東西嗎?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東西最經常出現的地方去找啊。你要找初心,怎么能放過你的手機?
工作生活我們都離不開手機,它已經成為我們最親密的人工智能。有時候我們的手機甚至比我們自己更能客觀描述出我們是誰。我們是什么樣的人、我喜歡做什么樣的事情、我們有怎樣的行為風格、我們真的喜歡什么、我們有哪些消費習慣、我們自己處于什么的階層水平、我們的生理狀況如何、我們心里最隱秘的角落,手機都忠實的記錄了下來,仿佛就是一個剛正不阿等史官。
找初心嗎?快,麻溜的拿出手機,打開你常實用的社交通信軟件,比如微信。找到自己的微信收藏,還記得你往里面放了什么內容了嗎?不記得了吧,哈,沒關系,大多數人都這樣。
接下來,想找回初心,你要做點大多數人不那樣的事。清理自己的收藏,邊向自己提問,邊動筆記錄自己的回答!
1、我有多少個收藏?
2、這些收藏都是什么主題內容?理財、情感、技能、常識、健康、運動、科技、旅游、美妝、萌寵等,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分類,統計各個主題的收藏個數。
3、針對具體專題,看每一個收藏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哪點讓你心動了所以收藏下來。你為什么會心動?
4、有沒有重復的收藏內容,為什么重復收藏了?對重復收藏的所屬主題要更重視。
5、收藏的內容有多少個是已經被發布的公眾號刪除了?分別屬于哪個主題,來自哪個公眾號,現在我是否還在關注,是否還有繼續關注的價值?
6、把沒被刪除還能看的收藏內容再看一遍,這篇文章里有什么是“我已經有的”、“我沒有的但我其實沒那么想要的”和“我真的很想要的”。
7、把那些已經被發布的公眾號刪除而不能看的收藏刪除掉,并且以后再想點收藏的時候,問自己“這東西真的值得我收藏還是存垃圾自添麻煩?”
如果你認認真真的做完這些,你的初心就不在天邊了。如果初心還沒有來到你身旁,別急啊,你丟你的初心也不是一年半載的事啊,但要知道,你的初心在回來找你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