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書?
今天又學到了一些新的方法。
001 邊讀邊問
讀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我從中學到了什么,它可以幫我解決生活中的哪些難題。
比如今天,我在讀叢揚洋的《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薩提亞模式與自我成長》,我就可以邊讀邊問自己,我從中學到了什么不一樣的東西?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哪些疑惑?
我可以這樣回答自己:我從中明白了價值感分為高價值感和低價值感,也知道了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具備高價值感的,這需要自己慢慢的去通過覺知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建立自我同一性、愛自己,慢慢建立起高的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就像一個瓶子一樣,學會自己去填滿它,才可以形成高的自我價值感,所謂杯滿才可自溢。
這也幫我解決了一些疑惑:為什么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會因為別人的一兩句話就懷疑自己,有的人在受到非議或攻擊的時候可以從情境中跳脫出來,問問對方發生了什么。這些,其實都是自我價值感發生了重要的作用。
002? 簡單復述
當我們在決定說否要讀一本書時,可用20分鐘快速瀏覽此書,并進行簡單復述。
復述時,多講講看過之后自己生發的感受、體驗。
通過復述檢驗這本書是否與自己的閱讀需求匹配。
這一點也解決了我的一些問題,有的時候我會通過檢索作者,鏈接到一本書,然后打開就去讀,讀到中間卻發現這本書不是自己現階段特別想要讀的,放棄不讀,覺得有點可惜;堅持讀下去,又有點浪費時間,今天這個復述的方法值得一試。
003? 花式輸出
自從參加行動營之后,自己寫文章的勁頭之前足了十多倍,我想這不僅是因為有任務在身,更多的是大家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集結在了一起,相互點贊,彼此鼓勵,鏈接的增多,激起了潛在的能量。
今天,看到一句話,大意是說,自己和自己的內在產生鏈接,會產生很大的能量,自己和另外一個人產生鏈接,能量會加倍,當一個人把自己周圍的世界視為一個整體時,那就達到了物我合一的狀態。
我想,這就是花式輸出的原理所在吧,你的閱讀感悟,通過微信公眾號、簡書、微博、知乎傳播,通過荔枝、喜馬拉雅傳遞,鏈接到更多的相似的感受,鏈接到更多想要回應的能量,這會是一筆無形且巨大的財富,這些回應會支持你更好的創作。
武志紅說,自戀、攻擊性和性,是人類的三大動力,被看見是所有生命的共同訴求,因此,花式輸出,也將為我們更好的輸出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
我決定,以后的打卡會在簡書上同步。因為我希望通過自己的體驗,邂逅到更多有趣的、好奇的、生動的、不斷成長的靈魂。我渴望被看見,相信,遠方的你,你,你,也是如此。
就這么定了,我要用我的文字,與你,與世界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