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孩子為什么愛吃手?為什么無論拿到什么都喜歡往嘴里塞?為什么有段時間孩子好像特別小氣,什么都不肯跟別人分享,即使是自己不要的?很多的困惑,在孫瑞雪的《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里找到了答案。
? ? ? 常聽人說,帶娃很辛苦,尤其前兩三年。但是看完這本書,發現孩子的成長過程,每個階段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度過了,孩子也就長大了、獨立了,其實時間過得很快。
? ? ? 大家都以為寶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每天只要吃喝拉撒睡就夠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寶寶所有東西都要從零學起。在娘胎里的時候,黑漆漆的,像一條小魚一樣生活。出生以后,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就連呼吸方式都和以前不同,需要學習。而且剛出生不會表達,只能用哭來告訴爸爸媽媽TA餓了或者是便便了不舒服了,什么都不能自己干,也表達不了的感覺,其實也挺無助的。如果碰上不耐心不理解寶寶的父母,這個寶寶就更可憐了。
? ? ? 當寶寶第一次成功吃到自己的手,第一次抓起一個東西,第一次自己走路,都是多么不容易的突破。多了解寶寶,給TA關愛,幫助TA成長,而不是因為無知阻礙了TA的學習和成長。
? ? ? 看《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的體會和感悟,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有興趣請戳:
? ? ? 每個寶寶都很不容易
? ? ? 另外,如果你聽說過思維導圖,并且想學習,這篇文章也許可以幫到你:思維導圖簡單畫
16、口的敏感期
17、手的敏感期
18、走的敏感期
19、空間的敏感期
20、秩序的敏感期
21、秩序的敏感期
22、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23、審美的敏感期
24、語言的敏感期
25、剪、貼、涂的敏感期
26、繪畫的敏感期
27、人際關系的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