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思念?”
“日月,星辰,曠野雨落?!?/p>
“可否具體?”
“山川,江流,煙裊湖泊?!?/p>
“可否再具體?”
“是你,無可躲?!?每天差不多都是相同的重復。昨天和前天顛倒順序,也沒有任何不便。我不時想,這叫什么人生?。〉矝]有因此感覺光陰虛度。我僅僅是感到驚訝,驚訝于昨天與前天毫無區別,驚訝于自己被編排入這樣的人生,驚訝于自己留下的足跡甚至還未及認清,就在轉瞬間被風吹走,變得無影無蹤。
日子也是這樣過來了,人總在一定的時候做情緒的奴隸,被囚禁被釋放被救贖。我記得看過的一本書上寫道:可能你過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卻發現了解別人勝過了解你自己。你學會觀察他人,但你從不觀察自己,因為你在與孤獨苦苦抗爭。假如你閱讀,或玩紙牌,或照料一條狗,你就是在逃避自己。而羅素在《幸福之路》說道:一個明智地追求快樂的人是會在其賴以生存的核心興趣之外讓自己擁有很多附帶的興趣的。”我很贊同,并且是眼前一亮。
我總在坐車的時候看窗外的世界,漸漸明白了別人口中那句所謂旅行,儼然是從自己厭煩的地兒去到別人厭煩的地兒。其實不然,人總是對陌生的東西感到好奇并摻有探尋的意味,就想弄明白,就想有所發現并且得到某種東西,也許只是一眼綠色的視覺傳達,也許是過樹穿花的稍縱即逝,但凡暈車的人,比如我,一般不會選擇看電子設備,也很少睡覺,總覺得一段路程很快就結束了,當然,在身體沒有不舒服的狀態下,要是狂吐,肯定也是希望能快則快得解放好些??锤咚俾穬膳缘纳剑胂笾热粲刑枺@山投下的光影該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山上的樹會不會也變得金燦燦還是綠油油,那棵別人家門口掉光了葉子的柿子樹應該沒人看管吧,現在爬樹功力退步了,真想上樹摘幾個,不能上樹就在樹下使出吃奶的力氣搖幾下樹干也是好的,啪啪的掉一堆,哈哈,越想越開心。那路中間的空瓶子不知道是哪個誰誰掉下的,被路過的車撞開又撞回來,像個大沙包,也許這不是歸宿,也不算遺棄,每個物體,甭管有無生命,都自帶光環,總能被看到,也能被折射出問題。我佩服那些可以隱忍的人,將自己的苦痛掩映得那么深,只取快樂與別人分享,其實內心悲傷早已泛濫成災,卻看上去若無其事,歲月安好。? 一路看著風景到達目的地,心情愉悅很多,我果真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因為買了一串糖葫蘆被老婆婆說姑娘真可愛,雖然感覺畫風不太對,不過還是開心,畢竟我可愛。旁邊坐著一個中年男人,上車睡覺,醒來盯著車上的屏幕不放,轉眼看書,竟是哥哥的倩女,越發開心起來,希望車再慢一點,這樣的時光越長越好,轉念又理智起來,貪婪洞窟填不滿,于是才有上帝的存在,因為想要順其自然,又沒有可以用來平衡或者評判的東西,所以神也就存在了,不僅僅又是古代君主為了維護統治而臆造或者人們為了求得寄托而創造的人物了。唯物主義者又說神創造不了一塊自己搬不起來的石頭,你說我說,所以這個世界就變成了巨大的矛盾體。
越想越多,越來越遠,這腦子恐怕已經過了好幾個輪回了,真是佩服人腦,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也許人的思維沒有什么能摧毀或者阻礙。完了。
讀書最好的目的就在于、你會發現憑借自身閱讀構建起來的小世界、能以體恤式的溫柔、消解自身的苦難。這句話還不錯,用來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