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控制是供應鏈的核心指標之一,今天隨我一起來扒一扒庫存究竟是怎么回事。
為什么要做庫存控制?
庫存控制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因為庫存占用了企業資金,庫存周轉越快,意味著資金的周轉和利用效率就會越快。
庫存的來源
- 在周轉周期內為滿足正常需求而產生的周轉庫存
比如生產的半成品庫存,運輸中的在途庫存等; - 為應對不確定性而保有的安全庫存
比如需求端和供應端的不確定因素。不確定性對供應鏈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因為會直接影響服務水平指標(及時交貨率,客戶滿意度等)。 - 因人為操作問題而導致的多余庫存
比如預測不準,訂單取消,最小交貨量要求MOQ等。在劉寶紅看來,多余庫存最大的來源還是計劃失敗,分為(1)計劃團隊的能力不夠(2)沒有建立計劃預測的責任機制(3)計劃系統、流程不健全,沒有合適的系統來提供數據、作為工具,也沒有健全的流程來確保計劃的質量。
如何控制庫存?
降低周轉周期降低周轉庫存總量
在這之中每個環節都會沉淀不同形式的庫存,比如生產周期是4個星期,那么注定就會有4個星期的過程庫存散布在生產線上;從中國發到美國需要20天,那么就會有20天的在途庫存;采購的提前其是4周,那么供應商就會有4周的在制或者在途庫存。因此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降低周轉周期。降低服務水平或不確定性來降低安全庫存水位
供應鏈需求端的不確定性,是指需求的波動性,比如今天提貨2000,明天卻提貨500,這種變動值就是不確定性,應對這種情況,理想的方式是需求管理,將需求平滑化處理。
供應端的不確定性是指供應的不穩定性, 比如采購提前期2個星期,實際卻可能3周還交不了貨,這就會影響到前端的需求交付;因此這種情況就要做好供應商的評估和管理,強化供應的按時交貨率。通過健全計劃體系和指標來優化庫存的日常管控
只有做好了計劃,將庫存作為日常工作進行管控,這才是根本性的解決辦法。有的公司可能會通過搞大運動來清理庫存,一旦庫存高了就來一次,俗稱"XX運動“,常用的手段也無非促銷、轉賣、搭售等等。初期可能還會見到一定效果,因為促銷降低了價格嘛,但是越往后可能越來越差,因為品牌價值已經因此受到了傷害。庫存控制,根源還是要做強做好計劃端職能,因為庫存的入口就攥在計劃的手里。
原文:
http://scm-blog.com/2015/09/inventory-management.html
作者:劉寶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