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到納蘭容若對時局的感知,本能地會想到張丹楓在于謙府中分析瓦剌局勢,揮斥方遒,指點江山,云蕾就在屋外偷聽,暗想虧得有他,被理智牽動的天平又一次傾向張丹楓。
只是張丹楓的智慧其實來自他父親張宗周,如果用這等才識去欺負人,自然會被切齒痛恨。
所以張丹楓有多討人喜歡,他父親就有多讓人厭惡,這其實是一體兩面,同樣的才識,用在不同的地方而已。
而看到納蘭容若對時局的見解,也會想到因何賈政會苛責鞭笞寶玉,混在胭脂堆中也就罷了,偏偏對仕途經濟一點興趣都沒有,這樣下去真的會廢材了。
而相府門第,對局勢的關心是必盡之責,還記得應該是高中課本里有一篇《鄒忌諫諷齊王諭》,老師說到底是做宰相的,一點生活小事馬上聯想到國家大事。
現在感覺宰相當如是,納蘭容若和張丹楓對局勢有本能地直觀,那是進一步夯實了相國公子的地位,那可不是吃喝玩樂的紈绔之家,是要有責任心的。
張華昭下完棋了,納蘭容若也躍躍欲試,他是真喜歡冒浣蓮的才學靈智,也要上前領教一二。
這時丫鬟來報,夫人有請,指定要張華昭同行。納蘭容若問過冒浣蓮姓名,當然給的是假名,那么明天再派人找她一起玩兒。
冒浣蓮走在最后面,張華昭在她身前,忽然一揚手,原來是個紙團,冒浣蓮接過打開見到用花汁寫下的“今夜請到天鳳樓”。
原來適才對弈時,有落花飄下,張華昭拿花瓣玩耍,不料瞞過眾人,偷偷寫下字條。
冒浣蓮暗笑,跟著納蘭公子,居然學得如此風雅。
怎么就一定是跟著納蘭容若學的呢?她和張華昭只有一面之緣,雖說那一次張華昭冒失地撞了她一膀子,可也不見得沒有家學淵源,只是到了這塊地方顯現出來了。
這里既可以看出冒浣蓮觀察入微,張華昭上回連路都不好好地走,沒事就跟人撞著玩兒,他怎么會有風雅的性子呢?肯定是被納蘭容若熏陶的。同時也看出她對納蘭容若印象不錯,一看到清新脫俗的東西,不加思索,第一反應就和納蘭公子聯系在一起。
冒浣蓮目送二人遠去,自己按原路返回去找桂仲明,可一路上的家丁和丫鬟看她的眼神都不同了。
迎面就見桂仲明和園中花王同行,冒浣蓮叫他,他把頭別過一邊不搭理。花王還不知趣,跟他說你的同伴要發跡了,公子連大官也懶得見,可拉著你同伴的手在園子里走了好長一段路,你發跡了,有好處別忘了我。
他伸手要搭桂仲明的肩膀,桂仲明肩一沉,他重心不穩,跌在地上。桂仲明轉身就跑,冒浣蓮飛步追趕,尖聲叫喚。
用到“飛步追趕,尖聲叫喚”,她是真的在意,真的急了。桂仲明這才嘆道,你追我干什么。冒浣蓮又好氣又好笑,拉著他的手說,你這人呀,就像你的父親,你忘記我是男子打扮了嗎?他要拉我的手,難道我也要像你摔花王一樣,把他摔個半死?
看看謫公主冒浣蓮說的話,開言就提兩人共同經歷的,桂仲明父輩的恩怨,那是很把桂仲明以及他家放在心里,桂仲明聽到她那么用心的話,自然情緒平靜了,能夠聽得下去后面的話。
可桂仲明還是繃著臉,不喜歡納蘭容若跟冒浣蓮那么親熱。冒浣蓮把納蘭容若的行徑說了,桂仲明連連點頭,不說話了。
冒浣蓮沒把事情歸結于誰對誰錯,而是指出事情的價值,這和她那句都是戰爭惹的禍一樣,是情商很高的說話。
而且冒浣蓮是拉著桂仲明的手跟他說話的,小孩子就喜歡有人靠近他,這樣他的情緒就平穩了,然后才聽得進道理。
冒浣蓮知道桂仲明是小孩子脾氣,可她也不慣著,而是跟他說道理,讓他自由地成長,都要結婚了,不可能老像孩子一樣,該成長時要讓他成長。
這里冒浣蓮的意思很清楚,他來拉我,我沒有拉著他,現在我拉的是你,跟你親是自然的,可還有道理,我是幫理不幫親。
這時桂仲明才說來找她的目的,原來陸明陸亮值夜發現有武林高手在西府樓頂一躍而過,輕功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他們不敢追趕,請桂冒來輪值幾天。他來找冒浣蓮商量。
冒浣蓮說答應他們,看到花王從地上起來,她先道歉,再問天鳳樓是不是在西面?
花王說正是,那是公子書房,你們要去那里當值,那可是好去處。冒浣蓮笑而不答。
張華昭約他們去天鳳樓,天鳳樓也是在西面,而出現的高手輕功很好,記得夜探五臺山那次,易蘭珠的輕功也很好,那么那個神秘高手是不是就是易蘭珠呢?如果是的話,那么多時日她在干什么呢?怎么會音訊全無呢?欲知后事如何,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