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難道,只有兒子才能傳宗接代?
“我也知道第三胎我養起來會費勁,我的生活質量會下降很多,但我婆婆非讓我們要個兒子,我也無能為力”。
又一次聽到這樣的話,我再一次沉默了。一個受過大學教育的人還能說出這樣的話,我有點兒震驚;要兒子,要兒子,要兒子,在農村,從80年代的“獨生子”到“生男生女都一樣”,現在依然固執的要生兒子。朋友說這不是重男輕女,他想保留一些傳統;要孝順父母,他必須要個兒子,哪怕二胎,三胎。。。。。。
作為90后,作為接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人,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對于家庭的束縛,朋友表示無能為力。
二十幾歲的年輕女性,選擇結婚生子沒有問題,可是如果淪為了傳宗接代的工具,我感覺是一種悲哀。在最美好的年代,在人生升值最快的年華,選擇不停的生孩子,養孩子,與社會脫軌,我們的安全感還在哪里?
人生沒有幾個二十幾歲,生命也不是只有兒子才能延續,女性,要在最好的年紀選擇投資自己才最好。只有這樣,面對世俗的偏見,我們才有能力有勇氣大膽的說不。
(二)二十幾歲,孝順父母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就是不要選擇將就自己。
作為父母,我能體諒父母渴望兒女陪伴,渴望孩子成家立業的心情,渴望兒孫滿堂的心情,但是,父母不能把所有的寄托都放在這個上面,更不能用這種理由綁架孩子,作為兒女,我們也不能被父母綁架。
在農村,父母確實比較清閑,大半輩子的精力也是在孩子身上,但是,我們不能妥協,我們要引導父母,想方法為父母找到消遣的方式,避免把所有精力放在我們身上。比如我,2年前,我鼓勵媽媽跳廣場舞減肥,現在她也成立了村里的第一支舞蹈隊,有時候連我的電話都顧不上接;今年年初,媽媽肩周炎復發,我又鼓勵她去養生堂做保健按摩,把自己身體保養好,她自己現在竟然還辦上了美容卡,每周去2次,現在電話總會說誰誰的氣色更好了。爸爸是內向的人,不喜歡釣魚呀,花花草草呀,但是他的身手很好,所以我就每天在群里鼓勵他運動起來,現在每天晚上都會去散步1小時,還成立了個小分隊;最近家里又在裝修,從選材到家居風格,我都鼓勵爸爸一手操辦,還開玩笑說“爸爸,你又學習了一項新技能,以后我們姊妹的裝修都交給你,因為我們相信你的審美,這座房子現在只是交給你練手的”。現在家里很多人很羨慕爸媽的生活,爸媽也不會天天電話我們,催結婚,催二胎。
爸媽的后半生至少還有二三十年,作為女性,我們不能被傳宗接代綁架,我們要幫助爸媽培養他們自己的愛好,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三)二十幾歲,有你我們生活的很好,沒你,我的生活也要一樣精彩
既然選擇了漂泊,就不要再依賴別人給的安全感。
二十幾歲,因為渴望外面的精彩,我們離家出走。可是,外面哪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精彩,他也是一種生活,黑夜獨自度過的孤獨,傷心時無人依賴的傷感,被上司罵時的委屈,我們都渴望能有一個人給我們一個依靠,從此再無風雨。可是,千萬不能因為這樣的渴望而選擇了妥協,放棄獨立思考的機會。
安全感,只有自己給自己,其他人,都是錦上添花,就連愛情,也是錦上添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