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共享——讀書、思考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摘取最觸動我的部分,共享思考。
今天33本書的第19本是《設計心理學2——與復雜共處》。本書從多個角度解釋了為什么復雜的產品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面,我們為什么渴望的不是簡單的產品。從設計的角度上來說,產品復雜的平衡并不容易做到,但也不意味著沒有方法。當基于良好溝通的設計,復雜就能被管理進而生產出最實用的產品。
復雜中的隱藏秩序
在收納整理中我們會發現一類很奇特的人,他們的房間雜亂無章,但是他們卻能從里面找都任何他們想要找的東西。假如你把房間整理整齊了他們反而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了。面對這樣復雜,又不整潔的場面為什么他們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呢?原因就在于“隱藏秩序”。
隱藏秩序可以被理解為一般人看不到的秩序,只有設置秩序的設置人能看得出來。大多數人覺得整齊才能有秩序,秩序是根據一些特定的物品的擺放順序來定的。但上一類人反而接受不了這樣的被別人設定的秩序,他們之能適應于自己設定的秩序。
這就意味著,一旦秩序被發現和理解,像是與雜亂無章的房間這樣的復雜就能被理解。
到這里你不難發現,復雜的定義似乎和你以往理解的復雜不同。以往的復雜更加類似于“費解”。它們沒有章法,很難被理解。而設計師的復雜是“擁有很多記錯綜又有相關聯的組成部分的事物”。這就意味著,當產品設計的復雜的時候并不是不能被接受的,只要你能讓使用者理解你設定的隱藏秩序這樣的復雜就能被接受。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能接受復雜產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