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伴隨著互聯網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人手一部手機已不足為奇,學生學習、交流、購物的方式也慢慢轉換到了網絡。然而每一件事都有兩面性,網絡有利也有弊。
? ? ? ?前幾天參加了一個培訓,聽到校長舉了一個例子,讓我有點質疑,但是不知從何說起。網絡讓一個本來很正常的學生,陷入色情網站無法自拔,經過多次心理咨詢才恢復正常人的生活。我無法預料這樣的經歷會給哪位同學帶來怎樣的傷害,但至少我認為這是我們應當警惕的。如今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因為網絡可以足不出戶,天天宅在自己的房間中不停的刷著各種信息,從來不關心外面是否有太陽,是否該出去散下步,遛下狗,在他們的眼中只有網絡帶給他們的快樂。
? ? ? ?幾個月前要期末考試了,大家都在“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然而寒假來了,大家又換了種方式“沉迷網絡,無法自拔”。回到家中本應該是多陪陪父母的時候,然后卻大部分時間貢獻給了網絡,等假期過半了,有人就開始在朋友圈抱怨,過年沒幾天,母慈子孝的模式已下線?!拔覌屜游宜瘧杏X”“我媽說我光玩手機”“宅在家被各種嫌棄,但盡管這樣,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宅家里,沉迷網絡中,可能他們也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覺已經患上了一種病,那就是網癌。
? ? ? ?以前讀過一篇英語文章,一個本來很正常的職場工作人員,自從接觸了網絡后,每天都呆在一個小屋子里面,工作,購物,聊天等全部在網上進行,跟與世隔絕也沒什么兩樣了,最后,她逐漸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行走能力,與外界的環境也是格格不入。這或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網絡帶給我們的不是只有好而沒有壞?,F在大學生沉迷網絡的例子比比皆是,宅出來的懶癌無從醫治,因為陷入的境界太深,可能他們早已經忽略了,走出去親近自然的美好,在現實的生活中成長是怎樣的體驗。舉個例子來說,每個人每個時間段的生命強度是不一樣的,一個高三努力奮斗的學生和一個整體宅宿舍的大學生,高三學生的經歷會比大學生多得多,因此,經歷不能單以年歲算,要考慮到每個人的生命強度。宅宿舍的大學生每天花的都是自己曾經的老本,失去了對外界的關注,而高三學生每天都是吸收新知識,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精神物質,兩者的分化程度也能因人而議。
? ? ? ?現在這個社會很多簡稱宅男宅女的人們,不是終日宅而是假期宅,他們與大學生宅略有異同,大學生本應該適合出去多看看,多闖蕩的時候,因為網絡選擇了個人宅,拒絕外出做任何事情,只要有網絡,其他什么都可以沒有,你說他們什么也沒有學到,但是網絡上的信息他們都知道,能說一無所獲嗎?當然也不能,他們宅出來的是懶,其實有時候只需要花一點點時間出去完成的任務,他們也拒絕,甚至出去吃個飯的時間都覺得是浪費,直接訂外賣,這樣的生活,可能到出入社會后才會明白以前自己的時間是多么浪費,該出去走一走的時候不出去,想出去走一走的時候已經不允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