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烈士陵園簡介
黃岡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鄂東,大別山南麓,杜皮鄉境內,距團風縣城47公里,距古城黃州51公里。距省城武漢82公里。始建于1975年,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紀念館全年開放。
陵園管理配套齊全,有餐館,有住所,有會議室,非常適合游玩。
杜皮烈士陵園就在我的初中學校杜皮中學對面,由一條寬敞幽靜的瀝青路直通,只需步行十幾分鐘便可到達陵園。
陵園的創建歷史悠久,建筑保存也非常的完好。陵園內有郁郁蔥蔥的參天古木,也有美不勝收的古亭。當然,最吸引游客駐足欣賞的,莫過于各種各樣別具一致的在抗戰時期英勇犧牲那些偉大戰士的墓園。
不論何時何地,墓碑前永遠都是花草簇擁,有很多慕名來訪的游客獻上一束鮮花表示對那些無畏先鋒戰士的尊敬與緬懷。
二 ? 烈士陵園的珍貴景物
走進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非常雄偉莊嚴的高達十米的白色紀念碑,紀念碑高大壯觀,仿佛直達云端,透露著一股久遠的英雄氣息,令人矚目萬千嘆為觀止。碑上攜刻著所有埋葬在烈士陵園的戰士名字。所有游客都喜歡在這塊紀念碑面前拍照合影留下美好的紀念。
與紀念碑相對而立的是一座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內有許多抗戰時期留下的寶貴物件。有作戰時期扛在肩上的步槍和一把一米多長的大刀,早已銹跡斑斑,卻記載著戰士們那段艱辛偉大的戰爭歲月。
墻壁上掛著一排排抗戰時期的戰士合影照片,那些珍貴的黑白照片都用玻璃相框精致的裝裱起來。
玻璃制的展示柜臺里,放著許多破舊有洞的戰士們穿過的衣衫,還有戰士們用來充饑吃剩下的半截皮帶,也有他們記錄歷史偉大時刻的老式鋼筆。
所有的物件都已經跟我們隔著許多許多年,走過很多不為人知的歲月。但,它們的存在,永遠提醒著我們,那抗戰年代的戰士們,是如何的勇敢殺敵,用平凡的肉體身軀抵擋著外來侵略的槍林彈雨。
在那段艱難險阻充滿著死亡和絕望的日子里,是所有戰士在用寶貴的生命,為我們換來了一個難得的和平年代,而他們也將名垂千古,在歷史上留下永遠都不會磨滅的印跡。
三 ?革命烈士張體學的故事
在烈士陵園內,埋藏著一個如雷貫耳人盡皆知的的偉大革命烈士張體學。
張體學在1932年參加紅軍,參加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解放后,因他在戰爭時期立下的豐功偉績和偉大高尚的品格深受人民的尊敬愛戴,也因此被任為湖北省省長以及眾多重要的高職位。
1939年,張體學在黃岡縣賈廟孫家沖張家山正式成立“鄂東抗日游擊挺進隊”。在此期間,屢建奇功,指揮五大隊狠狠打擊了正面進攻的敵人。
而這一年最著名的是震驚中外的“夏家山事件”,在部隊組織突圍時,張體學的妻子戴醒群及幾名女戰士不幸被俘。她們被敵人捆綁起來,帶到賈廟沙灘上,敵人本想利用戴醒群引出張體學,好把五大隊一網打盡。可戴醒群卻誓死不從,敵人最后氣急敗壞兇殘的殺害了戴醒群,無情的沙土掩埋了這位英雄女戰士的軀體。
在撤退途中,張體學得知妻子被敵人活埋的消息,很多戰士都要求組織力量前去解救。但他含著淚拒絕了戰士們的請求,敵人要殺害自己的親人,張體學心如刀絞。然而,危險時刻如派人營救,很容易暴露部隊的實力,會遭到更大的損失。張體學斷然忍痛犧牲了自己的親人,保存了這支抗日隊伍的有生力量。
人們為了懷念偉大的英雄革命烈士張體學,還把杜皮小學校名取為體學小學。
四 ? ?烈士陵園景色秀麗
紀念館朝左走下去,有一條石子鋪滿的通幽曲徑,路的兩旁分列著青蔥玉翠的各種奇榛異木。再往前,一個建在碧綠色池塘中央的九曲橋呈現眼前,古亭寧靜而美麗。若在此處欣賞陵園美景,愜意無比。
九曲橋右邊的一面山坡上,是一片被一圈圈整齊花草圍繞的陵園,一排排白色古典的墓碑整齊而肅穆的立在充滿花草香味的土地上,美麗而壯觀。
紀念館再往右,便踏上一條蜿蜒曲折卻寬敞靜謐的瀝青路,路的右邊全是一個個精工細作特別建筑出來的壯觀的墓園,這些墓園下安息的大都是在抗戰時期立過赫赫戰功的偉大而優秀的英勇戰士。
瀝青路的左邊是一片郁郁蔥蔥種滿各種各樣美麗的花草樹木,走在這條寧靜的瀝青路上,聞著陣陣奇異醉人的花香,聽著不知名鳥兒歡快的歌聲,你會不知不覺的感覺自己仿佛已經到了一個遠離凡世塵囂的世外桃源。
這里安靜得只能聽見鳥兒的鳴叫聲,自己的腳步聲以及平緩有力的心跳聲,整個人都會隨著這寧靜恬適的氣氛變得平靜下來。
瀝青路走到底其實就是九曲橋,它們這兩條路其實是相通的。四面群山環繞,還有花草樹木鳥兒作伴。漫步在這條令人陶醉美不勝收的小道上,你會不由自主的卸下身體的疲憊與煩惱,只剩下滿滿的幸福與美好。
End ?
其實烈士陵園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沒有拍到,這只不過是烈士陵園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美麗迷人的景色與壯觀的景物等著你們來欣賞。如果大家到我們杜皮烈士陵園來參觀游玩,相信你一定會收獲滿滿。
ps:
祝大家國慶節快樂!
假期依然堅持寫作,
如此敬業的我,
是否值得你們給我一個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