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改變是我每天的旅程。前進一步,后退一步,我將耐心的堅持下去。
瑪麗安娜現在很失落。昨天進展如此之好,她完全按計劃開始工作并且堅持著,感覺很棒。她也在論文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今天她感覺自己又回到了以前,什么事情都不想干,她已經浪費了一上午的時間來整理郵件(她知道大部分郵件她是不會再看的)、和朋友發短信。因為感覺精力不足,她想著午飯后睡個午覺。實際上,她很清楚她只不過是又在回避自己的工作。
問題
雖然本書格式是為了快速閱讀,但卻沒有快捷之道。我們久積的不良習慣,如拖延癥,是很難改變的,新習慣也很難養成。在新行為成為生活中日常的、無意識的模式之前,我們必須付出巨大的有意識的努力。有時候我們永遠也無法養成新的習慣,但我們必須每天有意識的付出努力來保持精力集中。
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策略。通過策略,通過盡可能多的做預先決策,我們會盡可能的避免沿著老路前行,這條老路就是我們熟知的拖延之路。
你已經知道,人性本身有許多方面都能導致自我約束的失敗,比如我們:
- 喜歡當下感覺良好
- 易于低估未來回報
- 在計劃中過分樂觀,存有偏見
- 不喜歡失調,就找借口去解決
- 擁有的意志力有限
- 可能會沒有條理、缺乏紀律、自我意識過強
- 可能易陷于干擾物中
- 可能對自己的期望有不理性的想法
上面的每一項都能在我們的目標追求中產生問題,導致拖延。而且,如果你和上面情景中的瑪麗安娜感同身受的話,僅僅這部分導致拖延的因素就能反映出一些值得你記住的重要真理。
第一,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導致拖延的因素,就像拖延“菜譜”一樣。你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些話題和問題就比別的給你的感觸更深。這代表你需要在自我改變的努力中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是你從現在開始就能解決的。
第二,我們不能一下子改變一切。我一直強調要有策略性。在自我改變的時候也需要講策略。挑一兩個你覺得是自己有的問題,針對問題,回顧相關章節,必要的話先聚焦哪些策略,你可以在哪里找到突破口。
第三,自我改變的過程很艱辛的。我們確實感覺第一天進步了,第二天又退步了。雖然我們下定決心要改變,并且努力講求策略,我們也要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過程中對自己好一點兒。當我們明顯不再進步時,我們都會有面對挫折、感到失望而沮喪的那刻。你對待挫折和自己的態度,將對你之后的進步至關重要。對自己好,也要對自己嚴格,當沒達到期望時要愿意原諒自己。
我們最近的意向研究是關于自我寬恕和拖延癥的,這對自我改變之路上的每個人都有重要的啟示。我們發現對拖延的自我寬恕會導致將來更少的拖延。具體的說,我們研究中的學生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拖延很多的時候,如果他們自我寬恕了這次拖延,他們在下一次準備考試過程中再拖延的可能性會減小。
這個結論反映了寬恕的力量,它能讓我們從逃避動機轉向動力動機。比如你得罪了一個朋友(比如,打架或違背諾言),你不寬恕自己,你的朋友也沒有寬恕你,那么你就可能逃避那位朋友。在拖延癥中,這是對自我的得罪,最終我們就會選擇逃避與之相關的任務。在這兩個情況下,寬恕所做的就是消除那種逃避動機,有益才能重建,相應的,任務才能重新去做。
在自我改變的路上,我們必須準備好寬恕自己的過錯,這樣我們才能樂意再次去嘗試。我們當然會不得已要試很多次。就像我之前說的,哪怕是“開始行動”這個簡單的策略可能一天之內都要喚起好多次。開始,重新開始。
成功就會在這種努力中出現。努力是值得的,你花時間來思考為什么我們會拖延也是值得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自我改變旅程中的第一步。
我不得不說關于繼續閱讀的意見,我有所保留,因為閱讀某個話題是沒有盡頭的。如你所知,拖延癥的問題是我們總能找到借口不去工作。所以你很有可能會深入閱讀關于拖延癥的研究而繼續拖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的博客讀者和播客聽眾告訴過我,他們就是這樣拖延的。
所以,別讀太多,我會讓你回到書的開頭,提醒你在生活中減輕拖延癥是很實際的行為---理智、現實、無廢話。還有,改變是去做的行為,不僅僅是讀書。如果你把這兩種結合起來,你會發現最實用的(且無廢話的)是開始做,而不是繼續讀。
你對這本書感興趣,可能是因為想擺脫生活中的拖延癥。現在你已經了解到很多,你已經做好準備去增強被削弱的意志,你意識到“屈從于感覺良好”是誘人的,所以你現在不會做了,而且,你知道每一個旅程始于重要的第一步。
是時候即刻開始行動了。我知道這一定會讓你的人生大有不同。
文章版權信息
- 原文作者:(加)蒂莫西·A·皮切爾 / (加)保羅·曼森
- 原文摘自:《戰勝拖延癥》
- 本文關鍵詞:心智能力,周日讀書,成長,改變,行動,開始
- 版權聲明:本文由做自己的CEO團隊轉發,所有版權歸屬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