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開始閱讀之前,找到一本適合自己的好書真的很重要;
那我們平時可以如何來挑選一本書呢,跟大家分享三個親測有效的小方法:
一、清單記錄法
隨著知識付費的浪潮興起,我們可以接觸到越來越多的優質內容和書籍;
目前書籍清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搜集:
001 朋友圈推薦:
身邊不乏很多愛學習的牛人,他們平常也會推薦一些書籍到朋友圈,如果看到他們推薦的一些好書,趕緊記錄下來;
002 微信公眾號推薦:
在微信公眾號里面,有很多公眾號文章素材里面會引用很多書籍來說明,也有很多公眾號會專門寫拆解一本書的文章;
003 知識類APP推薦:
比如在得到APP里面的每天聽本書欄目,作為知識服務商,得到已經進行了過濾,篩選出很多好書;
比如最近引起熱議的樊登讀書會,APP里面也有很多不同類別的好書;
004 簡書書單推薦:
比如在寫作和讀書專題,熱門閱讀的文章里不乏主題的書單推薦,或者作者本身從大量的書籍推薦一些個人覺得非常好、有價值的書給大家;
當我們碎片化閱讀時,對于一些感興趣的書籍,我們可以及時記錄下來這本書的信息,包括書名、作者等基礎信息;
對于記錄的使用工具,可以使用奇妙清單這個APP,我們可以新建清單小組,然后專門用來記錄存放日常遇到的一些書;
二、 問題篩選法
先記下來是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后,就會積累很多書籍清單;
面對大量的書籍清單,我一般會篩選出10本左右的書籍選擇購買;
那我們如何從一堆書單當中篩選出來適合自己的10本書呢?
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判斷的依據:
001 興趣:這本書、這位作者,是我感興趣的嗎?
如果你對這本書的標題以及作者無感,那么建議你先過濾掉這本書;
一本書再好再經典,如果不適合現在的你,也會引起消化不良,而且需要消耗很多意志力;
002 問題:這本書能夠解決我當下遇到的問題嗎?
問題意識需要貫穿我們讀書過程的始終,遇到問題,要學習去解決,學到知識,要嘗試去踐行;
在選書時我們要清楚,這本書是為你而服務的,而且我們現階段的讀書不是為了修身養性;
我們需要借助書本的力量,通過不斷解決自己的問題,揚長避短,提高競爭能力,讓自己升值;
003 重要:這些書里面對我最重要、最緊急的是哪幾本?
根據重要緊急模型,我們可以對篩選出來的書進行分類;
重要緊急:
對于重要而且緊急的書籍是可以果斷購買的;
重要不緊急:
我們需要有長遠的意識,也需要跳出自身認知局限,很多領域經典的書,很重要但也許不緊急;
我們等扎實基礎之后,就需要多閱讀這些經典書籍,他們的價值不言而喻,我們對待它們就需要理解透徹;
不重要不緊急:
比如我們經常說的一些雞湯類書籍,雖然看起來沒有那么重要和緊急,不過也可以偶爾適當喝一些雞湯;
三、客觀比較法
當然這個步驟也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好的篩選出好書、適合自己的書;
001 評分比較:
在豆瓣網上,我們可以直接看到這本書的評分,了解其他人對于這本書的理解以及認可程度;
002 價格比較:
在購物網上,我們可以對比這本書的詳細目錄、以及出售價格;而且不同網站的價格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003 難易比較:
對于剛開始閱讀的人來說,可以選擇一些難度較低的書來讀一讀;
一些新媒體大咖寫的文章或者書籍,有很多他們快速崛起的具體方法論;
雖然我們不能全盤復制,但是如果能收獲讀書成就感、能得到一些對自己有用的點就很好了;
所以,總結起來,我們在選書的過程中可以參考以下三點:
第一,遇到書籍先記錄;
第二,提高篩選能力;
第三,多比較找到好書;
最后,用昨日復盤的一句話跟大家共勉:
你的經驗很有可能是你最大的負資產,經驗心得固然好;
但是對待未來和未知,我們需要以開放包容之心;
坦然接受變化,適應變化,更新自我認知,與時代更好同行;
END。
我是羅一點,感謝您的耐心。
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
據說看完的人都點贊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