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由同名大型游戲改編,期待值頗高的《刺客信條》經過之前幾番跳票之后終于在中國上映,吸引了許多AC死忠粉乃至非游戲粉絲競相購票觀看。但是,這部耗資不菲的CG電影似乎并沒有讓大多數觀眾買賬,很多人觀看之后評論:很久沒有遇到這種毀滅式的觀影體驗了。
作為幾乎完全不了解AC的我也去觀看了這部電影,如果給它評分的話,3分,不能再多了。
影片一開始,年幼的男孩卡勒姆·林奇回家時發現自己的母親血流滿地死在了椅子上,兇手,自己的父親正穿著刺客的著裝站在母親身旁,他的父親本來想繼續殺了林奇,但最終沒有下手,反而叫他趕快跑,此時突然有一群人追擊過來,林奇順利逃脫,他的父親被抓了起來。
30年之后,因為殺了一個皮條客,卡勒姆·林奇(邁克爾·法斯賓德 飾)被判處死刑,但令他感到不解的是,被注射執行死刑的他卻醒了過來,一個跨國制藥公司Abstergo將他救了出來,并被索菲婭(瑪麗昂·歌迪亞 飾)告知他們是專門找尋刺客的后裔的,他們有一個機器叫做Animus基因事件追溯機,找到一個刺客后裔之后,用這個機器,就可以讓刺客后裔全息成像做刺客時候的經歷,他們通過這些經歷畫面和對話,就能知道現在這個伊甸蘋果(游戲中叫piece of eden,不知道為啥被翻譯為蘋果)藏在哪里,得到這個蘋果,圣殿騎士組織就能控制人類意識,因為索菲亞覺得,暴力是隱藏在人類的基因里面的,只要找到伊甸蘋果,就能最終破解完整的人類DNA圖譜。然后找到暴力的源頭,根除人類隱藏的暴力,從而最終取得世界的永久和平。
接下來Abstergo立馬利用Animus在林奇身上做起了實驗,在Animus的作用下,林奇穿越到了1492年的西班牙,并且漸漸發現自己的前世是刺客聯盟的重要首領阿圭勒,此時暴戾的十字軍圣殿騎士正在尋找蘇丹王穆罕默德的兒子,想以此為威脅逼迫蘇丹王交出伊甸蘋果,從而借助蘋果的力量統治人類。林奇帶領其他刺客與圣殿騎士開始了爭奪王子的追逐戰,就在林奇掉落懸崖的危急時刻,索菲亞關掉了Animus,林奇得以回到現代。
隨后林奇又進行了兩次穿越,最終找到了蘋果的下落,但他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在Abstergo外衣下這個現代圣殿騎士組織的真實面目,他們實際上是在利用林奇等古代刺客的后裔找到伊甸蘋果的下落,從而繼續他們統治世界的陰謀。而此時,索菲亞和她的父親已經通過線索找到了蘋果并開始向世人宣告他的所謂和平世界的設計,林奇率領刺客們潛入索菲亞父女所在的會場,殺死了索菲亞的父親,拿回了蘋果。最后,刺客們以信仰之躍離開了人們的視線,影片結束。
客觀上,就《刺客信條》制作的初衷來講,在電影行業越來越同質化,游戲行業創新舉步維艱的大背景下,育碧愿意果斷地拿出金錢和精力來轉化IP,轉戰電影業,這是令粉絲,(、)影迷們欣慰和稱贊的,看到了育碧的誠意。電影里氣勢恢宏的場面,從鷹的角度俯瞰西班牙古老城區的拍攝手法,緊張刺激的打斗情節等也是電影的優點所在。
但是拋開大手筆的CG動畫設計,炫目的科技元素以及標志性的“信仰之躍”,整部電影就顯得乏善可陳了。
作為從來沒有玩過AC的我,沒有從整部電影里面捋出一個完成的劇情,以至于到了最后我都忘記了電影在給我傳達一些什么,情節顯得松散混亂,像是看了一場科幻動作電影的片段集錦。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場景,諸如林奇在陷入圣殿騎士的前后夾擊之后上演經典“信仰之躍”逃脫了追殺,而后鏡頭直接轉到海面的一艘船上,林奇將蘋果交給一個西班牙人,說了一通西班牙語,索菲亞父女更由此就推斷出了現今蘋果的存放之地。情節顯得突兀,很多地方沒有交代清楚就急匆匆地進入下一個場景。再者,15世紀的西班牙似乎PM2.5比我們中國現在要嚴重得多,滿屏幕都是漫天的沙塵,使本就不太強烈的觀影欲望瞬間又削減了大半。如此種種,使得觀眾對于《刺客信條》抱有了更多的失望的情緒。
那么問題出現的原因在哪兒呢?
談及游戲改編電影,經典的有古墓麗影系列,生化危機系列,比較新的有之前被刷屏的魔獸,漸漸地影片游戲互動也已成為新媒體新的產業鏈。但是游戲改編電影總是有著很大的風險,游戲作為一種交互性極高的產品,其最大的特點就在于玩家可以在游戲所設定的范圍內自由地探索和創造。拿《刺客信條》來說,玩家操縱刺客祖先潛行刺殺,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中自由活動,并且在虛構和真實的歷史人物之間互相往來。對于大部分玩家來說,是這些內容提供了游戲的絕大多數樂趣,整個過程中是玩家占據著主動地位。
而電影作為一種交互性極低的產品,對于它的情節脈絡,故事背景,線索鋪陳則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觀眾在整個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一旦故事情節過于跳躍,背景過于隱晦,電影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這就是游戲改編電影最為關鍵的矛盾所在,而這個矛盾的存在就決定了電影導演編劇必須做出一個選擇——自己到底是要拍一部經典游戲的IP衍生品,還是一部情節故事自成一體的電影,換而言之,就是《刺客信條》的觀眾定位是局限于那些對于游戲背景了如指掌的AC游戲死忠粉還是也包含了對于游戲沒有絲毫了解,僅僅是想看一部好電影的普通觀眾。育碧的問題就出在這里——它兩個都想要,既想在游戲粉絲的情懷上狠賺一把,又想借勢吸引更多的觀眾入游戲的坑。所以電影一開始就多頭緒講述故事背景,解釋piece of eden的由來,展示刺客組織與圣殿騎士的關系,闡述主人公的來歷背景……又怕時間過長粉絲等不及,所以又開始匆忙進入緊張的打斗場面,而后又轉入故事主線的講述。在漫天灰塵的掩映下,本就不太清晰的劇情變得更加模糊,最初的神秘逐漸變成不明所以,沒了干草堆的“信仰之躍”以及刺客設計上的一些瑕疵也使電影對于粉絲的代入感大打折扣。如此延宕,徘徊,最終的結果是粉絲普通觀眾都不買賬,整部電影陷入IP衍生品和獨立電影扯不清楚的尷尬境地。
最后想用豆瓣上一句經典的影評結尾:有情節無故事,有人物無角色,有世界無世界觀。何其可惜,何其Possimp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