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什么,是生命最敏銳的語言,是靈魂最簡單而又深刻的表達方式,是可以隱藏你包容你治愈你的語言,他屬于每個人,也不屬于每個人,只要你愛著恨著生活著,只要你被幸福包圍,只要你對明天充滿期待,你就能在詩中找到自己。
我常常在想,如果你可以在生命中遇到覺得可以超越一切的,那么你就去追逐吧。
我從來沒想過怎么寫詩,寫什么詩,怎么才能寫好詩,我想,為何不順著心頭的指引去寫呢?
孤獨時寫一首,寬慰自己,情至深時寫一首撫平心弦,平淡如水的日子里也可以寫一首,來記取這些簡單而又幸福的時刻。
我記得,剛擔任校文學社社長的時候,已經是寫詩的第六個年頭。當時給社員授課《成為自己》,在課上有人問我:“學長,你喜歡寫詩,那么你為什么而寫,寫詩,又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呢”?
我告訴他:為了寫而寫,當你回首曾經的時候,至少有一些什么在平淡的歲月里熠熠生輝,讓你覺得,不曾虛度光陰,不辜負年華。至于寫詩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那我告訴你,有夢想可以追逐,實在是人生一大幸事,而當你的日常生活棲居著詩意,被詩意充滿的時候,你總會被那些細致的溫柔、細小的奇跡打動。
我曾經告訴過熱愛詩歌的他們,“在當下,可能你喜歡的你熱愛的不一定會受大眾喜歡,甚至有些時候你會覺得行不通,但是不要急,不論發生什么。你們都要堅持,因為追逐夢想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沒有捷徑。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有一種力量,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成為永恒”。
在我看來,寫詩分兩種,一種是靠經歷和閱歷去寫,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起起落落,在筆峰合轍回轉間,是歲月的味道。
第二種是靠日積月累的時間堆徹而成,年輕的詩人沒有那么多經歷,只能不斷的去寫,不斷的去學習,日復一日的精雕細琢,用自己的天賦去感悟,所以落筆處,另是一番味道。
若你讓我教一個初學者如何去寫,我會先從幫他修改開始,而不是從頭到尾的一籮筐,只有讓其明白關鍵所在,才能更好的去學習去進步。
好吧,如果有一些我個人的經歷你愿意聽,那么,請跟我來。
我說,勤于耕耘,莫問收獲。
從寫詩之初到現在,已經是九年了,曾不止一次想要放棄,卻跌跌撞撞走到現在。我從不去想明天會怎樣,你盡管去寫吧,去開拓去揚帆起航,在浩瀚如海的文字里,相競追逐古老的傳說,寫下屬于自己的篇章。
我說,認真。
不要只是流于形式,帶著某種驅使去寫,要為了寫而寫,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釋放內心的力量,讓那種如陽光照在水面明晃晃的幸福感感染自己,感染讀者。
我們知道,一首詩的深度是靠意象來呈現,所以你對語言的挖掘尤為重要,一個詞可以影響整首詩的風格和內容,所以每一次落筆都要認真,細致,要反復推敲。是的,詩歌是最燦爛的語言,是文學的瑰寶,如果不能夠以凝練著稱,那就完全失去了靈性,失去那種感覺。
我說,真性情。
讀經典,閱生活,是心充實,而最終又由心出。
順著心頭的指引去寫,率性而不任性,隨心是詩性,刻意是雕琢。
詩歌來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想象的一部分,但并非憑空捏造,正是由于情之深、意之切那種直抵心靈的觸動讓你有所感悟,才得以落筆成詩。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曾經說過:只有孤獨永恒。而寫作,是一項終生孤獨又偉大的事業,所以,當真誠的你熱愛詩歌與寫作的你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時,你會發現,人跡罕至。但這是一種選擇,就像我一首詩里的句子:
從我們相互思念開始
就注定無法回頭
我說,錯落之美。
有時候,寫詩會有一種奇妙的體驗。就是說落筆后和醞釀之初有所不同。可能你只是想寫關于至親的思念,而落筆后確是關于愛情的種種。但是,往往是這種奇妙的錯落之美讓人眼前一亮,他以出奇的想象力和精妙的文筆著稱,很多經典,就是出于此,在我看來,這是意象的斷裂之美。
我認為寫詩很難也很簡單,因為這種個中感悟是無法言傳身教的,一千個作者,就有會一千種風格一千種經歷和一千首詩,我們每個人的經歷感悟不同所以寫出來的詩有深有淺,境界有高有低,風格有婉約與豪放,有淺顯易懂就會有晦澀難懂,有一句話就能擊敗你的,也有全詩都不能打動你的,這就是詩。你感動著,也被感動著,只有不斷的經歷不斷的感悟,你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才能寫出越來越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