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確切地說認識了簡書之后我知道簡書是一個彌漫著書香墨香的地方。
初聞簡書是今年春暖花開的日子,記得當時是辦公室飯后休息時間,辦公室的大多數同胞或正在電腦上追著劇,其時《大唐榮耀》《白鹿原》等劇正在熱播,有的耳朵塞著耳機,悠然的享受的音樂。我向來不喜歡追劇,倒不是我有多么清高,而是如今的電視劇動輒五六十集,我不想用那么的多的時間為主人公提心吊膽,為他喜怒哀樂。我正捧著一本《牡丹花的拒絕》看得入迷,期間一位愛好讀書的同事來辦公室串門,見到我讀書的情景,或許是臭味相投,徑直走到我跟前閑聊“這么愛看書給你推薦一個公眾號簡書”“簡書是什么書?作者是何方大神?”“簡書是一個支持讀書寫作的APP”……
我是一個懷舊守舊接受新事物慢的人,初聞大名并沒有引起我足夠的重視,僅僅只是在百度里搜索了簡書的官網,進去瀏覽了一番,確實美文多多,文筆不凡,以為就是一個發表文章的網站,在收藏夾里收藏了事,等空閑時間再來細細游覽。
后來聽說了一個大咖,這是一個非常有思想和見地的學者,添加了他的微信號,他經常在朋友圈發表對當下社會、教育、政治的一些看法的文章,視覺獨特,觀點犀利,常常讓人讀之欲罷不能。每每點開他的這些文章,總是簡書的鏈接。讀完后,后面有簡書二維碼,關注方式,見了太多的廣告推廣,依然沒有在意。
直到那個流金鑠石的六月,一次讀完哪位大咖的一片文章后,忍不住想,一位資深的大咖級人物,經常用簡書書寫發表文章,簡書必不同凡響,于是關注,下載,直接用微信登錄進入。
我在簡書城外游覽,其情其境果然與眾不同,“物以類分,人以群居”,這里集聚著一群愛讀書、懂寫作、愛生活的人。
我關注的第一個人物別山舉水,如果以其才能稱呼應該稱作老師,他的文章語言質樸嚴謹,又不失幽默詼諧;他的敘述描寫詳盡細微,條理清楚;他的選材平凡生活,卻又感人至深。他是一個空調安裝工,不知他艱辛的工作之余,哪里還有時間和精力寫下那么多的文字,一種油然而生的敬意當時便彌漫身心。當時從他的文章中知道他受了傷,我更為他擔心,要緊嗎?希望你早日康復。更讓人感動的是他說道有許多簡書里的從未謀面的朋友關心他,問候他,有一個叫做齊帆齊的朋友還去親自去醫院看他,那一刻,我又多了一層認識,簡書是一個充滿真善美的地方 ,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地方。
果斷關注齊帆齊,也是一個實在讓人敬佩的女孩,從她的文字中我知道了她只有初中的學歷,生活的艱辛便早早出去打工,謀生之余,從沒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對文字的追求。她的文字記錄了她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了身邊底層人物的奮斗歷程,不懈的追求,滿滿的全是正能量。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女孩寫出了20多萬字的文字,該是多么的執著,多么的不易。像她這么勤奮執著的人,生活于她,成功、幸福,應該是一定的。
別山舉水、齊帆齊應該是當代勵志的典范。
隨著關注的作者越來越多,越來越發現簡書真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好多的作者文筆優美,內容生動,見解深刻。
小時的我也喜歡讀書,喜歡文字,只是那個好讀書的時代,卻沒有好書讀,也沒有好的方法指導,僅僅沉浸于那幾本課本和同學的連環畫中吸引人的故事情節之中,真正的文學、文字營養沒有汲取多少。
中學時代又是一個迷失的時代,也曾把“四大天王”當作自己的偶像,沾著口水梳著中分,摸著油頭粉面,學著樣子,荒廢了許多光陰。
而今,有能力買了許多書,也經常裝模作樣的讀,卻是記不住,讀過后除過故事情節,好的語言、好的寫作方法依然沒有記下多少,腦子一片空白,正應了那句“好讀書時不好讀書,不好讀書時好讀書”。
現在當大家使用著手機追著劇、聊著天、游戲時,我常常點開簡書讀著文章,卻是越讀越喜愛,越讀越汗顏。盡管有見賢思齊的想法,甚至那顆膨脹的心也火燒火燎,卻一直不敢寫下只言片語,不敢班門弄斧。
一直相信寫作需要天賦,也許我就是那個后進生,就像喝酒,有人喝十八碗能上景陽岡,我是二兩就暈頭轉向,但這依然不妨礙我對美酒的喜愛,對豪飲之人的欣賞,只因為喜歡。
就這樣默默的在簡書看了兩三個月,今晚借酒壯膽,在簡書上寫下這一千多字,就當是弱弱地說一聲“簡書、文字,我喜歡你”。
喜歡你需要資本,很羨慕敬佩那些輕輕松松文思泉涌,筆下流淌出三四千字,輕輕松松堅持日更的作者,而我不知熬死了多少腦細胞,夜已過半,也只能熬出這么多,那就永遠做一個默默的關注者、喜歡者吧,明星也是需要粉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