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巨輪無時無刻不在向前高速轉動。時間是什么呢?一樣的時間能創造一樣的價值嗎?怎樣才可以讓相同的時間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這總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
工人,一天上班八小時。需要要生產出一定數量的合格的產品,生產的越多,這一天創造的價值就越大。他們這一天就會過得很有意義。
學生,一天上六到八節課。能學會更多的字詞,能掌握幾道數學公式,能掌握一些科學知識,每一天都積極進取上進,那她今天就沒有虛度,過得很有價值。
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能讓滿地的禾苗茁壯成長,待到秋天有一個大豐收,能夠滿足人們的糧食需求。那他是大自然的使者。
時間的老人在每個人的戶頭里都存入了同樣數量的時間貨幣。為何每個人使用過時間后產生的截然不同的價值呢?
這同每個人使用時間的方式方法不同。有的人對待時間很理智,按小時計算;有的人很大方,按天計算;還有的人很精明、很惜時,按分秒來計算。單位時間內創造更大價值的人們,不是因為他有多聰明,而是因為他把自己的每一份、每一秒都能恰到好處的用起來,發揮出它們應有的效用,沒有白白溜掉,都在創造著價值呢!
而單位時間創造價值小的人,恰恰相反。他覺得反正還年輕,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漫漫人生路,還有好幾十年呢。于是,他做事情,沒有能拖則拖,慢慢吐吐,效率低下。就這樣大好光陰從指縫間溜走了,蹉跎歲月。時間的機器就這樣無聲無息的空轉。而其時間銀行里的數字日漸減少,而價值銀行里的數字成蝸速上升,甚至靜止不動。
既然人與人之間時間一樣,價值各有千秋。人都是肉體之身,硬件也無異。為何效能差別如此之大呢?這也與人腦內安裝的驅動程序軟件有關系。
一臺機器有各部件組合而成。它能正常運轉,不僅取決于各部件的品質,而且也要看各部件之間能否兼容。這個兼容就是這個機器的軟件驅動程序,需要讓這臺機器實現什么樣的功能,達到什么樣的要求。拓展到人身上,同樣的血肉之軀,需要用來實現什么人生目標。目標不一樣,動力就不一樣。
試想,如果人活著,沒有任何的目標。虛度光陰,也等同于體內沒有任何程序,再好的CPU,再大的硬盤,也無法實現任何功能。因為人身體不需要達成任何指令任務,長此以往,人就荒廢了。
人非草木,更非機器。人有思想有情感。可有時是弱小的個體,每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人生的價值賬戶中數字快速上升。只有充分地使用好自己時間賬戶里的每一份每一秒。做任何事情都精確到分秒,不要浪費時間。哪怕只有很簡短的零碎時間也要其過得有意義,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人生不是賽場,卻猶如賽場。在這個賽道上最公正最權威的裁判是時間,可賽手就是我們自己,成績靠自己爭取的。珍惜時間,做一個配置強大功能的驅動程序的人,做一個時間的主人,做一個擁有超強創造價值的富有的人。
時間,我牽你的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