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發言的權利還給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


1

出去買菜時正值放學時間,一位媽媽騎著電動車帶著娃娃迎面而來,媽媽的聲音蓋住了小男孩的“爭辯”,“可是**”小男孩想說的名字還未出口就被媽媽打斷,“你聽我說……”,不甘心的小男孩急于證明自己“是他先……”,還是那句“你聽我說……”,媽媽的語氣比前一句更加嚴厲,更加不容置疑,明顯在傳達一種:我說的才是王道,你必須聽我的的觀念。

我不擅長八卦,不猜測在孩子身上發生了什么,但我可以肯定,孩子雖小,也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我真想對那位媽媽說:請把發言的權利還給孩子。哪怕真的是他做錯了什么,你也要讓他把事情表述出來,然后再進行你的大段說辭。孩子雖小,不代表他不明辨是非。這樣強行打斷,只會讓你越來越專制,孩子越來越膽小,直至你再從他嘴里聽不到什么。他會越來越隱忍,越來越懦弱,變成你不喜歡的那類孩子。

2

買菜回來,黑乎乎的樓道里站著一個小女孩,我問:“你是對門的?”小女孩沒說話,怯懦地點了點頭,“你怎么在外邊?”嘴巴動了動,沒有發出聲音,好像是“媽媽”的口型。我瞬間想起她媽媽幾次對孩子的厲聲斥責,“媽媽不讓你進去?”小女孩委屈地點了點頭。我能說什么,只得安慰小女孩“不要害怕,媽媽一會兒就讓你進去了。”倉惶回了家。

孩子到底犯了什么錯必須得驅逐門外?這樣獨裁的做法孩子的心里陰影面積到底有多大姑且不說。孩子犯了錯,當務之急要做的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懲罰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顯然這位媽媽本末倒置了。黑乎乎的樓道內孩子只顧害怕,完全不會思考自己哪里錯了,以后應該怎么做。這能從根源上解決的了問題嗎?

3

當班主任十年,我發覺很多家長空有教育心卻不會教育孩子,要么覺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獨裁專制,要么以為孩子長大自然會懂而不管不顧。其實,這都犯了教育的大忌。現在,我的孩子沒有出生,但以我十年的班主任經驗來看,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必須是把發言的權利還給孩子,哪怕他狡辯,撒謊,你也應該聽出來,他這么說的目的是什么?

是習慣說謊?還是怕承擔責任(怕挨打),又或者壓根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找到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才能讓此類事情不再發生,孩子也才會朝著你向往的方向發展。如果孩子的小毛病太多,家長不要著急,不要急于一時求成,一次只抓一個點,作為重點方面來解決。這么做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有耐心,孩子的這些小毛病不是一天兩日形成的,所以不要妄想一兩次就讓孩子改過來。謹記,把發言的權利還給孩子,讓孩子慢慢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