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熱愛寫作,感覺寫篇文章很簡單。例如,讀到別人的一篇爆款文,感覺也就那樣啊,好像也并沒有多么高不可攀:“ 文章里說的那些我都知道啊”。但是真要拿起筆來一寫卻發現,絞盡腦汁只能寫出幾行字。究竟該如何下筆?素材從何而來?題目該如何取?寫作又成為一件很復雜的事。
寫作當然需要天賦和悟性,但是只靠這些還遠遠不夠。就像那個著名的木桶原理,不管缺了哪一塊,都無法把水裝滿。
其中寫作技巧就是不可或缺的一塊。日本知名教育學家齋藤孝老先生在《寫作全技術》這本書中,根據自己的寫作經歷,闡述了多年的寫作心得和寫作技巧,讀完也許你會失望:原來寫作并沒有什么特別費解的奧秘和炫目的技術,就像“蹲馬步”一樣簡單枯燥,但是這些技巧真的很重要。
作者齋藤孝1960 年出生,基本上是屬于爺爺輩分的一位老者。作為東京大學法學部博士,這本書讀起來可能有那么一點教科書式的“匠氣”。但是老爺子的寫作經歷從打字機時代一直跨越到現在的互聯網時代,這么巨大的變遷中,在寫作這件事上,這些始終沒有改變,不斷傳承寫作技巧才堪稱精華。
這本書很厚,精華的地方雖然比較少,卻少而精,如同武林秘訣一樣,精要到可以背誦下來。
一、寫和讀密不可分
寫作需要通過閱讀來持續的輸入,而閱讀同時有需要寫作來消化吸收。
就像我們讀一本書,讀完之后也許若有所得,但是試著一寫就會發現:“唉,原來沒明白啊。”
這是因為“要想把模糊的想法寫成條理清晰的文章,需要補充從前缺少的知識,同時深化自己的思考,并對想法進行歸納。 ”
關于這一點,寫書評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很多時候看的書并不能被很好的消化吸收,因此看書學到的東西就會失去在實際生活中的指導意義。通過寫書評不僅能重新梳理書中的枝干要點,吸收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還能很好的鍛煉個人的文筆。
將我們學到的東西寫出來,這個輸入輸出的過程,可以有效鍛煉思考能力,你將學會如何歸納觀點,整理邏輯以及升華主題。
二、練好寫作的基本功
作者齋藤孝在《寫作全技術》中提到了構建文章的三個基本步驟,那就是
1、找到想寫的主題即總論點
2、由主題創造三個關鍵概念,即分論點
3、將這三個關鍵概念連接起來,即升華總結。
還是拿書評舉例,剛開始學習寫書評的時候,老師給的書評框架和這個大同小異:
引題->作者簡介->提出觀點->進行論證->升華主題
讀一本書你可以帶著問題去讀,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也可以邊思考邊閱讀,學習到新的觀點。一篇文章有了主題,就要尋找支持主題的觀點,這個觀點最好要在三個以上,才能保證理論充分,具有足夠的說服力。最后要對主題進行升華,讓文章立意更加深遠。
《射雕英雄傳》里郭靖剛開始學武功的時候,天資和悟性都很差,但是人家勤勉刻苦,堅持練習蹲馬步。后來武功登峰造極和打下的扎實基礎有很大的關系。
三、寫作能力如何升華
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熬夜寫的文章沒有人看,而別人兩三個小時寫出來就是一篇爆款。真相只有一個:文章沒有打動讀者,沒有吸引讀者的興趣。
根據《寫作全技術》中的指導,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有效提升文章的吸睛能力:
1、通過閱讀帶來新觀點
即便沒有出眾的文筆,只要具備“發現”和“新視角”一樣能感動讀者。也就是說,把只有你知道的新信息傳達給別人,讓別人獲得新的認知是很重要的。
小的時候有一篇課文是《畫楊桃》,作者講述了自己小時候上美術課的一次經歷。老師拿了一枚楊桃讓大家畫素描,因為角度和位置的原因,他看到的楊桃和通常吃到的楊桃都不一樣:是一枚五角形的水果。大家司空見慣的現象、熟悉的事物,也許換一個角度就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如何才能獲得新的認知呢?
作者齋藤孝認為,“通過讀書,可以接收到與朋友們閑聊時絕對得不到的垂直性的學習。”
道聽途說的故事可能會缺乏邏輯,很多觀點文章都經過二次加工,難以獲得完整的資料。因此看書就成為獲得新認知的一項重要途徑。通過讀書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有效輸入,懂得多了,看問題的角度自然就更豐富。
2、深挖給文章新鮮感
讓讀者感到新鮮感,可能是你的觀點和角度比較新,也可能是你引用的素材比較新穎。
如果你引用了大眾熟知的名言,俗套的故事,文章對讀者的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引用了新的名言警句,或者帶來了新的知識點,就會讓讀者有一種“賺到了、學到了”的感覺,對文章的滿意度就會上升。
提高文章的新鮮感也可以從大眾很少關注的部分下手,努力抓住本質,也有助于文章脫穎而出。例如:
如果你夸贊這個蘋果真好吃,又脆又甜,這對讀者來說就無關痛癢;如果你說這個蘋果是新疆正宗阿克蘇蘋果,皮薄色好,肉甜無渣,果核透明俗稱“冰糖心”,讀者就會留下一個印象。如果你再深入挖掘,發現阿克蘇蘋果是沙性土壤栽培,無污染的冰川雪水澆灌,并且由于溫差較大的氣候條件,絕少蟲害,幾乎用不著使用農藥,堪稱天然綠色食品,適合老人和孩子。讀者就會印象深刻,也許順手點個贊或者轉發一下。
3、寫出文風,建立信任
文風是“一個人在長期寫作過程中積累下的文章結構、寫作手法等文章風格。”文風有強烈的獨特性和標志作用,有利于增加讀者對作者的好感。另外文風還能“ 讓讀者感受到文章的生命力,感受到文章的存在感。”
齋藤孝認為“適當的體現個人風格,有助于贏得對方的信賴。 ” 一旦文風獲得讀者的認可,就能有效增加讀者的粘性。
很多約稿平臺都十分注意文風的一致性,在征收作品時,都會強調文章要符合平臺的調性,否則就算寫的天花亂墜,也一樣被拒稿。
在《寫作全技術》中作者齋藤孝提到自己對看書的觀點“?即使有八成的內容沒看,只要能從一本書里找出三四處可用的部分,就能稱得上是十分有價值的讀書。?”
借用這句話來看待此書,這也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籍。
畢竟很多人總是喜歡速成、見效快的方法和技巧,卻總是忘記“欲速則不達”的古訓,不能沉下心來好好練習寫作的基本功,導致在寫作中遭遇才思枯竭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