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的人生會有那么多的茍且?滿世界都是物價上漲、房價翻番、互聯網沖擊;別人都在詩和遠方了,而你卻還在自己的世界里著急、焦慮;成功的案例辣么多,而幾乎每一個成功的人告訴你的都只有一句:成功其實很簡單,就看你是否還在觀望!
10月25日,對,也就是昨天,目標達成互助社的第14次線下沙龍如期在壬豐大廈展開。主題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職場實踐”。時長3個小時。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史蒂芬柯維博士一生的嘔心力作。史振鈞老師是柯維先生在中國授權七個習慣的認證老師之一。但出版7個習慣案例集,被柯維先生稱為“中國版的7個習慣”,并受邀參加其全球巡講的殊榮,可能就只有史老師唯一一個才有了。
去到現場,我是挺心虛的。七個習慣一套理論這么多3小時真的能講完嗎?會不會因為趕時間,講的太籠統了而讓效果大打折扣?場地也太小了啊!人太多坐不下可怎么辦?帶著心虛與疑問迎來一位又一位學員。場地也確實如我所料,緊張到后來的同學沒有凳子索性都坐天臺了。
課程開始,史老師先是問在坐的各位因為什么而來,想要帶什么結果而去。大家各抒己見,有的人不知如何在家庭和事業中取舍;有碰到人生的瓶頸,不知如何突破的;也有在工作中遇到自己已有的模式被互聯網沖擊得手足無措的。史老師帶著這些難題引領我們認識七個習慣。大家情緒高漲,每講到跟自己有相關的經歷的時候,有問題的提問,有感慨的說感慨,時間很快到了5點,同學們強烈要求老師延長半個小時。
老師用STARR的方法與大家回顧了自己的困惑,現在一個個均茅塞頓開,可見7個習慣的威力之大。所以,史老師向大家發出邀請,加入目標達成互助社,共同實踐這些甚至更多的職場技能,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只要2000元一人,相當于100元/次,因為這個組織的運營也需要商業化才能長久、才能有高質量啊。這時候,前一刻活躍的大家,瞬間就安靜了,心想著:“這是明擺著的推銷啊!”“原來都是套路!”“就是讓人買會員的嘛!”“原來史老師你是這樣的人!”大家面面相覷,場面有點尷尬。期間也有幾個同學再次確認:“真的學完那些?并讓我們達到目標?”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卻又陷入觀望中難以下定決心。反正就是不愿意行動。
而值得一提的是,史振鈞老師剛來廣州之時,跟你我一樣一無所有,只是他心中不迷茫,他心中高度認可柯維先生的七個習慣,并一直親身實踐這七個習慣,所以不到很快就坐到了世界500強企業總監、總經理的位置!也陸續達成了許多人生目標,如:買別墅、年薪百萬、搞定馬拉松、橫渡瓊州海峽等......并有了自己的一套領導力體系。
是一種使命感,驅使他把自己這一套結合七個習慣的成功的理論通過各種形式傳授給下屬和身邊的人。也就是這種使命感,讓他走上培訓行業。而從事培訓行業15年之久,之前大部分都是給企業和一些高校做內部培訓,這些企業和學校確實是能夠出高價請史老師給他們的員工和學生每年做一兩次這樣的分享,每次長達兩三天。但是他他也仍堅持義務、公益給弱勢群體、中小學這些沒有收入的群體免費義講,而且還捐贈自己的寫書稿酬、課酬等。
“目標達成互助社”從第1期到如今的第14期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陸陸續續的幫助了很多人解決了家庭矛盾、事業困擾、職場難題,幫助了他們實現了在職場、事業乃至人生的目標。
是的,成功的案例那么多,且不說馬云、劉強東他們,只說目標達成互助社里的百日達人們,你以為他們都是一朝一夕就成功的嗎?
史老師信手拈來就是幾個例子:
某君,找工作很久,在互助社,經過史老師測試職業錨,輔導方法,很快找到了工作,而且薪酬不菲;
某君,服裝設計師,在史老師演講之后,追著史老師要談談為什么5年多都升不了職,經過輔導,只用了百日達人一個方法,結果在20多天的時間里,就成功提拔為經理了,薪酬上漲近1倍;
某靚女,設計師,雖然薪酬不高,但是聽到史老師的方法之后,立即照做,3個月成功實現薪酬由個位數到十位數的轉變,上漲2倍多。
當然,這些人的名字會員們都知道的,信與不信,全是你的選擇。
案例看再多,雞湯讀爛也只能讓你的心越來越空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這些名人名言聽得會少嗎?但是為什么,你還是被成功阻于門外,因為你在觀望啊!而別人在行動!
是的,現場也有人馬上掏出手機報名成為互助社會員的,這些人他們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圈,離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又更近了一步!
觀望成功,不如始于足下!我們隨時歡迎積極主動的愿意成長的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