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束憂傷想發表/很久很久了/找不到詩刊/藏在無人的角落……/老師您知道嗎”/一個害怕考試孩子的心聲。
?近日參加了一個課改交流活動,中間休息的時候,和一位老師交談,她告訴我,現在的孩子心理壓力都蠻大的,她班的一個學生,好幾天沒來上學了,她講了事情的經過,我也陷入了沉思。
? 這是一個在老師看來學習非常優秀的孩子,進入初中的兩次考試都是班級第一名,但是不愛參與班級活動,也不活潑,和同學平時交流很少,因為學習成績相對優秀,掩蓋了很多問題,尤其突然不來上學了,對老師觸動很大。
? 老師首先打電話給家長,答案令人意外,孩子害怕這幾天就要進行的期中考試,怕考不了第一名,自己受不了,同學會笑話她,因為害怕,不敢來上學了,家長怎么勸也沒用,老師覺得不能馬虎,小小年紀,不及時疏導,會出問題的,老師進行了家訪。
? 這個孩子的問題癥結在于,平日和同學朋友交流不多,過分的在乎了考試的分數,一方面可能與家長對孩子考試成績期望過高,讓孩子陡增壓力;另一方面孩子想贏怕輸的心理焦慮在作祟,無法正確認識考試的作用和功效。由于自我的封閉,不能合理認識和釋懷,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其實考試就是對知識掌握情況的檢驗,對學習經歷的梳理,尤其中小學生不能把關注點僅僅盯著分數,要發展自己的多種愛好,培養承受挫折的能力,作為老師要經常的和學生談心,及時疏導孩子存在的問題和糾結,及時發現情緒變化合理進行引導,老師在班級評價方式上要多元化,對學生成長取得的進步都要進行適度表揚,不要夸大考試成績名次,誤導了學生,造成心理的壓力,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作為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培養孩子健康的應試心理,良好的心態,不要增加壓力,妄下指標,讓孩子必須追求高分數好名次,好孩子的學習不是逼出來的,如果像這樣的學生不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改變分數觀念,時間長了集聚增多,孩子會出現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學習需要的是快樂的心境,輕松愉悅的姿態,需要放下羈絆,輕裝上陣,每一個家長和老師都有理由給孩子一個成長的空間,更要慢下來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感受他們的悲歡,同他們一起成長。
?孩子,但愿你不再害怕上學,不再害怕老師,不再害怕考試,你的青春里應該寫著勇敢,老師、家長希望您理解孩子,設身處地的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著想,給孩子一個微笑綻放的青春,鳥兒飛過天空,沒有憂傷的痕跡,只有對藍天白云的追逐和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