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瑕的時候,喜歡翻看玉雕作品的圖片,便有一個很喜像的發現,不管是在玉石店的陳列架上,還是在名人雅客的字畫中,都時不時的冒出,一顆玉石白菜,那玉白菜晶瑩剔透,造型逼真,很是惹人喜愛。
世面上流行的玉石作品,大都是高雅脫俗的梅蘭竹菊,祝福滿滿的福壽安康,寓意吉祥的動物植物,清新倜儻的仕女墨客。而一顆圓滾滾的,綠葉白幫的玉白菜,淳樸的外型,剔透的光澤總會給人一種別具一格的感覺。
玉者,天地之靈氣也,集大自然的精華于一身,歷經千百年的沉淀和蘊藉,在地球板塊的運動下,歷盡千辛萬苦來到世人面前。
《國風》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歷朝歷代,玉石都是達官貴人的專屬,與荒野巷陌的老百姓是無緣的。玉中極品和田籽玉,在GDP連創新高的當下社會,也是價值不菲的奢侈品,工薪階層也只是望玉而嘆。它的發源地昆侖山脈,則是神話故事中西王母的府邸所在,那些美麗的傳說更給美玉帶來了神秘紛然的高貴氣質。
大白菜,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接地氣的蔬菜,每棵白菜不會超過5元錢,是寒冬臘月必不可少的一種蔬菜。每家每戶都會在秋末冬初或多或少的儲存上幾棵大白菜,或熗或炒,或酸菜,或包餃子,包包子,豬肉燉粉條,花樣翻新,老百姓的餐桌上討人喜歡的一種蔬菜,滿滿的煙火氣息,溫暖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寒冬記憶。
這兩種極雅極俗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便令人生出了許多遐想。想當年女媧補天的時候,遺留在大荒山青埂峰下的那塊頑石,被一僧一道帶入凡間,化身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中賈寶玉身上的那塊鮮明瑩潔的通靈美玉。那美玉在凡塵脂粉堆里留連癡迷,惹出諸多事端情怨,即使是溫柔富貴無雙,滾滾紅塵也沒有掩蓋其靈性,最后還是歸于太虛。
就像民間有句俗語,豆腐掉進灰堆里,是無論如何也打掃不干凈的。而美玉則不同,他不管是骯臟中經歷多么長久的歲月,依然不會掩映其溫潤光澤的本性。
那些懂玉的人會說,佩戴玉石,它會滋養你。所謂是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我卻不這么認為,玉石來自千古,骨子里自帶森森然的氣質,愈發溫潤的原因,只是把煙火氣息絲絲的沁入其體內,與自身的清奇融為一處的表現。就如《黃帝內經》里所說,只有心火沉入到腎水當中,人體才能陰陽平衡,達到最和諧的狀態。
所以玉石來到人世間,只不過是繁華俗世中成就自身的過程而已。就像那玉石白菜,用最高貴雅致的材料來刻畫最平凡普通的蔬菜,展現最自然單純的狀態。
匠人們展示的是技巧,而世人欣賞的往往也是外表。孰不知每一塊美玉,它們都是有靈魂的,它們也是滄桑歲月中的修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