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初中歷史教材書上多少知道點曾國藩。最起碼知道歷史上有這么個人。這個人的一生很有爭議,“圣相”“賣國賊”“劊子手”都是人們對他的評價。此刻我只想用人紅是非多來表達我的看法。不過近日讀了《心境》就改變了對他的部分看法,雖然僅僅看了70多頁,但是就迫不及待來跟大家分享了!
他有一種強烈的熱切的洗心革面的愿望;他是自己卑鎖靈魂的嚴厲審判者;他是自己淫邪惡欲的無情拷問者;他是自己羸弱身軀的猛烈抨擊者:這使得他得以潔身,保身,全身。
①刻鵠不成尚類鶩,畫虎不成反類犬。這句話應該是比較有名的,因為在我輸入過程中,自動跳出匹配了,可見使用率還是比較高的!百度說的是源自后漢書,大意是,刻意去效仿,過猶不及反而不倫不類。我把它與志向來一起做比較。話說,人無志不立。這句話亙古不變!志向不立,則心神不寧;志向既定,則鬼服神軟!所以說,志向,夢想是一定要有的!因為他是人活著的靈魂,時刻鞭策自己。倘若目標過大,意志力不堅定的人就會輕易放棄,半途而廢。那么夢想只能淪為空想。還有,我認為,一己成敗,一家溫飽,現實生活中的榮辱得失,名譽地位,真正有事業心的人是顧不上這些小事而憂慮費神的!理想的確定,應該是心有天下為眾生,而絕不是眼前茍且!
②第二點我還是想講志向。給大家舉個例子。晉朝有個人叫王歡。專心做學問,不知生計。無存糧,常以乞討度日。怡然自樂毫無窮困之意。他的妻子卻一味對生計擔憂,盛怒之下,燒掉了他的書。并且要求改嫁,想促使王歡改變志向。無疑,大家都恥笑王歡,但他始終守志不移,安貧樂道。最后成為大學問家。故事雖有些凄惻。但是確實真實的。一個人在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之前,往往都有相同遭遇,那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那些胸懷大志的人,更是如此。人的理想越遠大,就越難實現,就越容易不被人理解被嘲笑。很多時候夢想不是被自己扼殺的,而是淹沒于唾沫橫飛中。所以,像王歡這樣的人太少了。婦人之見終歸是婦人之見!希望我能堅定地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放棄自己的理想!
③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之,以誠愚應之;久之,別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距,則報復無已時耳。說的也就是現在的人,功利意識太強了,辦公室內斗,校園內斗,宿舍內斗,家庭內斗……太多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矛盾!毋庸置疑,迫于功利之心,部分人總會做出一些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排擠他人,搞背后動作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的人太多了!面對這樣的人總還是需要面對的,不能說見一個躲一個,逢人便說,遇人不淑,那么你就應該反省或許是你自己身上出了問題。有的時候產生了矛盾,采用冷暴力,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一味賭氣。總想讓對方先道歉。殊不知,那個最先道歉的人其實并不是自己做錯了,而是他珍視這段感情,某種意義上講,已經贏了!相反,那個得到他人道歉的人,如果沾沾自喜,那么便是錯上加錯了。這些是我引申出來的,與主題稍有偏差。不過還是那句話,把心擺正!你得清楚,大智若愚,你得明白,人做天看!名心切的人,必然俗氣重!虛浮偽滑的世界,唯有守拙才能成功,唯有至誠才能收實效!
④雖極忙,亦須了本日功課。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預做。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間斷看書之課,又弗以考試將近而間斷看書之課。雖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考試之日,出場亦可看矣。這句話是我拼在一起的,大意相信大家都能了解。也是,讀書難自棄!怎能因為身外之事,而間斷滋養身心的機會!
⑤這本書,大都是文言文,他是有翻譯的我就在想要不要只看譯文,不讀原文。就在我讀到67頁的時候立馬斷絕這種思想!字與字,段與段,都是先哲經過無數次的推敲出來的。文詞氣勢或平緩或峻急,文章韻味或醇厚或淡薄,這些都是需要讀者自己去思索的事情。譯者并非直譯,好多地方是意譯,甚至夾雜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我認為原文簡直太需要讀了!!
時間不早了先寫這么多,有好的想法我會及時與大家分享的!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