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對演講一竅不通的我是大大的漲知識。
通過學習,日后聽別人演講也會從這幾個方面去判別好與不好了,說不定將來有日自己也有機會登臺講兩句呢,今天學到的知識就會幫到我。
突然想起俞敏洪老師回答為什么要學那么多知識,他說沒知識沒有用,等到知識用到了你就會知道知識多有用。
嗯,不能更同意,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晨讀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智慧的媽媽,通過講孔融讓梨的故事讓自己的小孩明白了打架不對,并主動向對方道歉的故事。
故事的力量遠遠大過三寸不爛之舌的講道理,尤其對愛聽故事的小孩子。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也經常借助繪本故事,培養孩子一些好習慣,比如,刷牙,早睡,閱讀等等。書中小主角簡直成了孩子學習的榜樣,不用你去多說,去督促,孩子往往就會自動自覺去模仿。
現在孩子上小學三年了,我自己聽到和看到好的故事也會與他分享,他或多或少也會得到些許啟發,也促進了我們彼此間的交流。
前幾天,我家小男生跟我說,他認識了一個比他大幾歲的小朋友,我問他怎么認識的。原來對方跟他一樣喜歡玩魔方和滑板,對方是個玩魔方高手。因志趣相投而走到一起,這樣的朋友實在太多。
我趁機對孩子說,愛好不但可以讓你結識朋友還可以開創公司。于是我跟他說了克里夫棒創始人埃里克森因為騎行的愛好而成就了一番事業的故事。在我鼓勵下,他把感悟寫了下來,取名為:愛好都沒有,你還想交朋友。
挺好玩兒的!我希望自己以后有意識地收集一些勵志正向或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必要時拿來給兒子灌雞湯,勝過苦口婆心講道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