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親戚姐姐家住,她家的女孩子九歲,小學(xué)二年級,她看到我的化妝包是時候,怯怯地問我是什么,我說這是我的化妝包,她說你能打開給我看看嗎?我于是打開給她看,化妝包里只有護(hù)膚品的小樣,隔離,氣墊,眉筆,眼影等很少很基本的東西,看完以后孩子一反之前怯怯的表情,底氣十足地鄙視我"你可真臭美真浪",神情里透出滿滿的我不是正經(jīng)人的判斷。
我本想說你長大了就明白了,在正式場合化妝是對人得一種尊重,愛美、收拾自己,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可是話到嘴邊我又沒有說,因為我覺得九歲也不是多小的年紀(jì)了,她已經(jīng)開始建立基本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她應(yīng)該有自己的判斷,而她的三觀形成多依靠自家庭教育,家教怎么能給她灌輸化妝和不正經(jīng)有關(guān)系呢?!
一個孩子,慢慢形成價值觀的過程,就好像一張白紙在慢慢被勾勒,每一筆都是重重的,因為白紙上的任何顏色都很顯眼,而且最初畫上的東西,很難被改變或者抹去,孩子的一生都會受小時候最初的那幾筆影響。
如果不知道該怎么畫,哪怕空著,留白,也比隨意錯畫強(qiáng)得多。
還有一個我自己的故事。
我很的小時候,父母就外出務(wù)工了,他們把我寄放在奶奶姥姥家,奶奶姥姥輪流照顧我。夏天他們帶我出去乘涼,總會有鄰居沖我開玩笑說"你媽媽跟別人跑了,不要你了"或者"你爸你媽再也不回來了,不要你了啦"這樣的話。說實話,我是成熟比較早的,那時候我心里想的就是,這幫大人簡直是一群傻子!我爸媽要不要我管你們什么事,我爸媽要不要我,我心里清楚著呢!
然而,盡管我可以無視鄰居們的傷害(我覺得這樣的話對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很容易造成傷害),但是我仍然希望家里人能站出來說點(diǎn)什么,站出來幫我,因為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只是默默笑笑的話,孩子很容易沒有安全感。
希望這個天底下的每個家長,都能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長,并且不要留下耽誤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