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葉薄荷
《甄嬛傳》里,嬛嬛在倚梅園發愿時念的一首詞我非常喜歡: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今天畫的正是一幅具有春天氣息的水彩,寒秋臨近,愿你身邊永遠有春天的和煦溫暖相伴。
蠻久沒畫,手生,其實這幅不是很滿意。不過,畫得好與壞倒是其次,畫畫令人愉悅而心安,這才是最重要的。關于如何自學水彩請戳以前文章:
還是按慣例,首先放一張《春之花環》成品圖:
畫前準備好所需材料:水彩顏料(這里我用的史明克學院級24色固體水彩)、水彩紙(我用的夢法兒手工水彩本)、水彩筆或毛筆(我用的秋宏齋毛筆)、自動鉛筆與橡皮(呃,忘了拍出來)
來一張材料合照:
手繪步驟圖:
第一步:用鉛筆勾勒出花環形狀。
完事開頭難。用鉛筆畫草圖其實不難,說它難主要是因為這一步是一道非常需要耐心的工序。因為它不像上色彩時因為色彩的調和,畫面會變得靈動。這個時候,畫面還是灰色的、呆板的。所以,建議畫草圖時可以放一首舒緩的輕音樂,讓自己的心慢慢沉淀下來,安靜下來,靜靜享受筆尖的躍動。
第二步:初步填色。
上色真是一言難盡。畫的過程中發現我真是不太會畫花,倒是葉子還湊合。
葉子我主要用了四種顏色,一是明黃,二是草綠,三是赭石,四是群青(藍色)。
葉尖的部分用草綠暈染一點點赭石,制造出草葉枯黃的效果。中部自然選用草綠、明黃,葉尾可以加一點點群青,顏色會更深,整片花葉的層次感更強。
我始終覺得,畫水彩不用太遵循章法,只要大致的方向不錯,你想怎么上色就怎么上色。水彩的靈動與隨機也是它的一大特色,沒有人能前后畫出兩幅一模一樣的畫。
第三步:繼續填色。
鑒于花朵部分我畫得不太理想,就不詳述過程了。
畫水彩是一個不斷摸索進步的過程,每一幅畫只有自己嘗試了,才知道哪里畫得不好,需要多加練習。比如我從這幅畫當中得知,以后要多多練習如何畫層層疊疊大朵的花。
第四步:給花朵編織花藤。
花藤的顏色,用赭石加一點點草綠色,用毛筆輕輕涂抹上去。由于花藤很細,可以用小一號的毛筆上色,這樣可以畫得更為精致。
第五步:給花環打上陰影。
像素描一樣,畫水彩也可以給靜物加上陰影,增強空間感。
白天將花環擺放在桌子上的話,周圍一定是會有深色陰影的。
用普藍色加一點點紫色,加大量清水稀釋。然后用毛筆沾取顏料輕輕涂抹于花環周圍,陰影邊緣處如果有些生硬,可用筆沾清水再抹開。
PS:涂陰影時不要心急,要等花環干透后再上色,否則會有暈染,弄臟畫面。我的這幅顏色就有點暈開……
第六步:蓋上專屬印章。
蓋上刻有自己名字的專屬印章,簽上日期。
當當當當~~!!《春之花環》就完成啦!!撒花~~!!!
用制圖軟件給畫作裱上畫框,顯得更為精致一些:
最后,謹以一張嬛嬛美圖作結,愿大家都能在水彩路上學有所得,不僅僅是技法,還有對生活、對美的態度與感受。
《春之花環》過程圖到此結束啦!
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輕輕點下“愛心”鼓勵一下我吧,給你們比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