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日,導師六十大壽,在長沙的師兄弟們幾乎都前來祝壽。
加上我正好十人,湊成一桌。
席間,大家先是互道寒暄,彼此了解一下工作情況,接著又聊到了家庭和孩子。席上,除了我和另一個師弟尚未成家之外,其余的師兄們都已經有了孩子,所以這個話題,我就只能在一邊聽聽。
最長的師兄Z大我八屆,現在已經是一個設計院的副院長了。按理說,日子應該過得挺瀟灑的。可是他一臉愁容,說日子難過。
我們不解。他解釋道,他小孩快六歲了,馬上要升小學,為了能讓他讀上條件很好的學校,年前他一狠心,在那所小學附近的樓盤買了套價格頗貴的房子。其實他和他老婆的工作單位都離他現在住的小區比較近,但是為了孩子,他們不得不舍近求遠。
后來,我們才知道,Z師兄在他小孩讀幼兒園期間也沒少花錢,那所幼兒園光學費就是三萬起。
我們問,何必要這樣,小區里的幼兒園按理說應該足夠了。
Z師兄嘆了口氣道,“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啊。”
這時,沉默了許久的A師兄突然開口道,“人這一輩子,又不是百米沖刺,起跑線哪那么重要?路長著呢。”
(2)
A師兄出生在懷化一個十分偏遠的小山村,據說現在出入那里也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他家祖上N代務農,終年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在這樣一個貧瘠而又相對閉塞的村子里,誰都沒有想過會有一個大學生橫空出世。
既然村子本身的條件就這么差,那么完全不用期望它的教育會有多好。
A師兄說,他直到來長沙讀大學時才知道,原來還有上幼兒園這一說。在他們那兒,頂多就是讀一年學前班,就直升一年級,而且那學前班也是可上可不上的。在城里小孩子上幼兒園接受雙語教育或者特長培訓的時候,他們還在那兒玩泥巴堆石子呢。
他的小學老師是個“全才”,從一年級將他們一直帶到六年級,并且兼任所有課程的任課老師。不過說所有,其實也只有四門課,語文、數學、自然和思想品德,后兩門是屬于可有可無的課程。所以在他們讀小學的時候,從來不會將語文老師、數學老師分得這么清楚,他們只有一個統稱,就是班主任。
后來,到了鎮上上初中的時候,由于他從來沒學過英語,所以第一次英語考試考得一塌糊涂。他說,那是他第一次因為學習上的事情大哭了一場。后來,他像開了掛似的,吃飯的時候在學英語,睡前在讀英語,就連上個廁所也在默記單詞。那時候也沒有所謂的課外輔導書,所有的學習全憑那本教材,到最后,A師兄說他幾乎可以將整本書背下來。
從此,A師兄一路高歌猛進,在初中、高中這六年里,他在學校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高考后,他考入了湖南大學當時最好的專業,土木工程。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間,他一如既往地努力著,畢業后,去了一家還不錯的施工單位,最近聽說,他馬上要升任總工的職位。
A師兄說,有時候,他老爹喝了酒,就會拉著他感慨,“要是你生在一個有錢的人家,讓你讀書的條件好一點,你肯定能進清華,現在的生活也就更好咯。”
每每這時,A師兄就會笑著說,“那誰知道了,搞不好,生在有錢人家,就光圖享受去了,考不考得上大學還是個問題了。”
是啊,出身富貴,不見得一定能成功,同樣,出身貧賤,也不見得會一敗涂地。是英雄,就不懼自己的出身,努力了,堅持了,上天總會給予相應的饋贈。
(3)
人們都說,寒門難出貴子,但只是難,并非不出,所以一切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粗略地看了看,席上的十個人,據我所知,至少有三個人的父母都是在家務農之人。沒什么文化,也沒什么靠得住的資源或者關系,這樣的農村家庭標配算是一個很低的起點了,但現在照樣坐在同一個桌子上吃飯喝酒,未來,也指不定誰比誰過得好,只看自己有沒有努力把生活過得更好。
偶爾聽到有人抱怨,“我家里就這個條件,要錢沒錢,要關系沒關系,我能怎么辦?”
這是典型的破罐子破摔的心態,誰說家庭條件不好,輸在了起跑線上,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一路輸下去?遇到不順和失敗,就將所有的原因都歸結于家庭背景?比如:要是我爸是局長,我還能被那個單位辭退?又或者,要是我家里有錢一些,同學還會看不起我?
別那么天真好么?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社會地位就應該自己爭取而來,而絕非埋怨父母。要知道,他們把你養活到這么大就已經足夠了。
起跑線輸了,從來都不是中途不能發力的借口,要是自甘墮落,甭管起跑線多么靠前,亦是枉然。
(4)
A師兄說,現在他小孩已經上幼兒園了,憑他的經濟能力,他本可以一發狠將孩子送到很好的幼兒園去,但是他沒有,就讓小孩在他們小區的一所普通幼兒園就讀。
他說他也不會專門去為了讓小孩念一所很好的小學或者中學,而換個房子,讓自己背負沉重的經濟壓力。在生活和教育上,他絕對不會虧待孩子,但也不會刻意創造所謂最好的條件給他。
人的一生最終還是得自己走完的,靠強大的父母是能走得相對輕松一些,但同時也會在輕松中失去一些個人成長中重要的能力。我們從小就應該學會,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的,在艱難的時刻,父母可以幫你一把,但不能時時都指望著父母,我們想要的,最終還是必須由自己去爭取。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到底誰用得最多?其實細細一想,無非兩個行業,房地產和培訓機構。再細細一想,感覺所有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5)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可能所有的選手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也不見得站在最前面的就一定能贏得比賽。
當然,相比于商界巨子或者政界強人的子孫后代,我們是相當的弱,起點也是相當的低,但這也絕不是不能讓自己變強的原因。對于一個人來說,強大也從來不是單指富可敵國或者權傾一方,義無反顧地堅持走完了當初自己決定要走的那條路,那就是強大。
我們選擇不了出身,也選擇不了阻礙在我們前進路上的現實困境。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前進的方式,是跑?是走?是爬?還是原地不動,但不管怎樣,請不要隨意對自己說,我的人生就到這里了。
上天為我們設定了起點,但從來沒有設定終點。
人生就像是一場遠行,或許我們前半段的道路泥濘不堪,但也請風雨兼程。相比于那些順風順水的人,我們無非是走得累些。
最多是在登上頂峰之后,我們精疲力竭,但我們確信看到了世間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