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I
學生們無意中得知我還是個導游后很是興奮了一下,紛紛要求加我微信,聲稱要追隨我的朋友圈度假。
我有些猶豫,但還是加了他們,畢竟生活中的一些真相總是需要自己去發現。
上次假期歸來上課,他們看我都是疑惑的神情,下課后迫不及待地讓我交代為什么屏蔽了他們?
我一臉無辜地表示我根本不會使用屏蔽好嗎?你們什么都看不到是因為我的微信是工作原因注冊的,僅限于工作溝通,朋友圈只有我的公眾號文章和我的讀書打卡記錄。
他們還是將信將疑,我只好說:好吧,日久見人心。
慢慢相處下來,他們發現我非常不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是個了無生趣的人;也不喜歡與人互動,點贊什么的基本不指望我,因為我也很少看別人發生了什么事。
他們覺得一個導游,怎么能這樣?我就不明白:一個導游,應該怎樣?每日朋友圈直播自己的生活嗎?
很多人都有個誤解,認為導游這個工作很美好,可以經常生活在別處,總是徜徉在名山大川,非常瀟灑。我一聽到這樣的論斷就啞然失笑。
旅游者是這樣的,但是對于導游而言,那是工作啊。我以前帶團出去時總是神經緊張,一天恨不得分分鐘數人數,害怕游客會出什么問題。
游客游玩就放松身心,拍照聽講解,而我,還得介紹,還用英語。不僅介紹景點,還要普及文化常識。
一個外向的人可能會享受這個花團錦簇的過程,我自己是個精芬呀。但是接了工作就要努力做呀。
旅游旺季出行簡直就是噩夢:堆積的人群,擁堵的道路,窒息的空氣,喧鬧的餐廳,疲乏的酒店。。。我就只想著逃離。
每次結束工作與游客告別時都是我最興奮的時刻,我終于安全地把他們帶回來了。
什么?美景?我哪里有心思欣賞美景。后來每當先生安排旅行時我都會很嚴肅地警告他:天上下刀子都可以,就是不能在黃金周。。。
但是家人團聚是必須的。克魯尼的奶奶,叔叔嬸嬸,哥哥姐姐,姑姑姑父在1個月前就開始詢問回家過節事宜。
我們沒有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他們當然希望我們一放假就回去。先生知道我的脾氣,就在3日安排出行,又一次經歷了黃金周,回到家感覺自己半條命都沒有了。
Part II
不過這份工作也帶給我很多:
比如:現在我上課從來不用點名,70個人的教室放眼望去,5秒鐘內就會發問:那誰,誰,誰怎么沒有出現,班長麻煩捎個信,請他們下午務必聯系我,我請客喝下午茶。
學生們就大呼小叫說不要太神奇。幾次之后,基本沒有人敢曠課了,有事請假即可,又不是不批準。
再如:旅行途中總會遇到一些特別的人與事:不由分說就大聲嚷嚷的車站工作人員,景點景區略顯粗暴的服務人員,餐廳里沒有好臉色的上餐人員,客房部敷衍塞責的清掃人員。。。
這些我都可以視而不見,畢竟在這樣炎熱的天氣里,每天面對那么多形形色色四面八方的人,如果不大會調節情緒,必定會煩躁無比。理解一下就是了。
還有每次回老家都能體會到兄弟姐妹的意義。先生的弟弟妹妹弟妹妹夫與我聊天時會說:咱媽咱爸怎樣怎樣。
我是獨生女,開始還總需要適應一下,現在看到一家人和美歡快的樣子覺得有兄弟姐妹也是極好的。
我問先生:你覺得長此以往我的社交能力會不會有較大提高?他答:不會。
好吧,我精芬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