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外公講起他小時候上學的故事,內容頗為豐富,三斗米拜師、認讀方塊字、被罰打手心、三天后逃學,讓我驚訝不已。幾個漢字竟然難倒了一位男兒,讓他丟盔棄甲,狼狽逃竄,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真是匪夷所思。但當我翻閱《漢字樹》系列后,才感覺到自己對漢字文字學知識的匱乏,讀寫漢字二十幾年的我與外公相比,只不過五十步笑百步,真是羞愧難當。
由于漢字幾千年來書體的多次變革,漢字創始的含義已如霧里看花般令人不解,回想兒時學習認字,總會有一絲“為何這般書寫”的疑惑。細讀《漢字樹》,在感慨漢字博大精深的同時,借字了解了古代先民的文化和生活,更對古人造字時賦予漢字的含義恍然大悟。《漢字樹》系列叢書出版的初衷是讓廣大普通讀者對漢字文字學有初步的認識,以此讓讀者可以進一步閱讀國學等書籍,作者用“樹狀圖”、“圖畫”解字結合漢字書寫的演變,讓讀者通俗易懂地了解二千多漢字的“前世今生”。
“樹狀”的文字歸類解析方法,跳出部首歸類的常態,以字形構成為基礎,從簡單到復雜,挖掘出字與字之間的邏輯關系,以便讀者由淺及深地理解漢字間的含義聯系。類似象形的“圖畫”解字則直觀地分解了漢字各個構件,用于闡述漢字的含義,雖然有些漢字用構件拆解含義讓人感覺些許生硬,但利于廣大基礎性讀者的閱讀。全書講解漢字的同時,穿插描述了古代先民的生活和文化習俗,引據如《說文解字》等文字學著作,作為對漢字的全方位解讀,一解文字學枯燥的印象。
在強調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今天,以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漢字入手,去引導廣大讀者了解漢字的歷史深度和深刻內涵,繼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這也是讀完《漢字樹》以后的一點弦外之音吧。
asin"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