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黑暗而自知,是因為我們內心記得光明。
多年以來,我深受著世界險惡的說教,多年以來;我也被告知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多年以來,我偶爾看到的美好總被撲面而來的人性的黑暗所掩蓋。
后來,我喜歡上了讀書,我倚仗我強烈的好奇堅持著閱讀,堅持著去發現和看透事物的本質。而關于人性,我漸漸倒向了人性本惡的一邊。
關于人性本惡,我給了自己這樣的幾個理由:
1、根據進化論,人和其他動物同一來源,也就是說,本質上人和其他動物一樣,而多數的動物在多數的時候,廝殺搶奪為活而不惜代價。
2、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表現的彬彬有禮,那是因為我們在人性之上附加了法律、道德、社會關系等的制約,設想一個沒有任何約束的社會一定是悲觀的,血腥暴力將無處不在。
3、既然是思考人性本質的問題,就要想如何才能發現人本來的面目,一個人正常狀態的言行是經過加工和偽裝的,只有在情緒失控的狀態反應的才是內心最直接的東西,甚至是潛意識的想法。而情緒失控的人往往表現的更暴力。
4、最直接和重要的,太多殘酷的現實。
所以,就這樣我陷入了人性本惡的坑中。而身處的社會又是那么的現實,那么反復加強著冷漠和惡的印象。
我不知道這樣的思考繼續了多久,或者說斷斷續續了多久,直到后來,我逐漸發覺自己一直站在惡的角度去審查著世界,可是,人為什么會覺得惡呢?
任何事物都是依托它的對立面而存在的,沒有對便無所謂錯,沒有黑暗便無所謂光明,沒有善哪來的惡呢?
那么,善在哪里?
歷史留給人的印象無非是王朝更替戰亂叢生,惡已成本性,善卻被掩蓋。是的,回想流傳最廣的善的故事恐怕只有神話了,現實的善都是小的,歷史的車輪怎么會去記住這些細小的事情呢?
可是它并沒有消失,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般潛藏進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潛藏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要不然,我們怎么總會覺得這個世界充滿惡呢?唯一的解釋就是我們的內心深處充滿著善。
所以,人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