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qq上摘選的文章確實是挺勵志的。《你的堅持,終將綻放》就是一個例子。
“當得知簽約作者申請通過后,我沒有大喊大叫,而是一個人對著電腦楞了許久。內心更多的不是喜悅,而是釋然,長嘆了口氣:終于來了”。或許有點感同身受,那個仍在堅持路上的自己,有時不知道為什么要堅持,為什么那么固執“簽約作者”。一想到:簽約作者其實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成為簽約作者后自己能堅持么?“簽約作者”就會被自己推“遠”一點。
一篇一篇的文章被拒,好像只有記錄流水賬才能日更的自己,沒有了果斷投稿的勇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心里很空,沒有半點東西,也沒有去思考過為什么?只有一個:肯定是還沒有達到主編們的要求,要改。沒有了。放任失敗,只有一個想法,甚至連具體的要求是什么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只是流水賬就沒有了任何意義。憑借著感覺去模仿創造“優美”的詞句,然而那只是一句,或者一段,帶著勉強,別扭。就這樣的堅持日更,也只是日更,唯一值得的是沒有停止。不喜歡那種痛苦寫作的感覺,表達應該是順其自然的。
02
《你的堅持,終將綻放》作者申請初審失敗的原因:文章定位模糊。什么定位?自己該怎么定位?自己不知道,只是覺得對定位這個詞有些抗拒,或許是因為不知道的原因。定位就是要自己確定一個方向吧,一個清晰明了的,并為之作出相應行為的標準。如:青春勵志類主題寫作。我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或許以成長勵志類居多吧,不確定。稀里糊涂的堅持日更,不知不覺已經有五萬多字,成長還是有得,只是自己還察覺不到。不管怎樣不舒服的感覺,覺得會寫的有多差都堅持日更,只是為了一絲希望。簽約作者要經歷“定位”這一步,自己需要去尋找它,去嘗試。自己現在在很多事情上還很迷茫,寫作也如此。我們的表達最終要傳達些什么,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表達些什么,表達了些什么的話,確實是不可能的,帶著荒唐。
03
文中讓我有觸動的不是前面的申請之路和勸勉,而是作者曾經的那些“不堅持”的事例。和那句總結:在那個不懂堅持的年齡里,計劃永遠是那么美好,但也永遠只能停留在計劃表里。原來每個人都有“不堅持”的一段經歷,附帶著一份份沒有兌現過的計劃。我釋然了,不再對因自己空想了那么多年,留下了一堆“附件”的自己而“深惡痛絕”。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真的明白:及時行動,做好當下才是唯一。曾經沒有去做的,以后也不可能了。因為你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做不到所有,況且那里面也無法讓你找到重點。
“你每天這樣寫,到現在都沒有成果,你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呀?”其實看到這個問題,我也有點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只是有種不想再放棄的聲音腦海里回蕩,伴隨著莫名的力量。我們的一生會做很多事,我想做到將每件細小的事情堅持做好做細。
曾經痛恨自己浮躁,急于求成,各種失敗和失信于己的過往,或許終于明白了堅持的意義:所有我們完成的美好的事物,沒有一件事可以迅速做成的,因為這些事情都太難,太復雜。我們需要腳踏實地。
04
這是自己今天覺得最美的東西,此時的心情也是那么美,謝謝這么美的花,也謝謝《你的堅持,終將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