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順便買了孩子愛吃的紫菜,一小片一小片那種。(每天下班都想給她買點吃的,因為我小時候,總是希望媽媽外出回來能給我?guī)c小驚喜。)
她突發(fā)奇想,把紫菜片上鋪上剩米飯卷起來,說特別好吃,在吃完飯的情況下吃了七八個。臨睡覺了又吃了五六個,然后告訴我明早還要自己做這個吃。
我本來準備炒飯帶單位當(dāng)午飯的,只能留給她了,明天再炒吧。
當(dāng)個小孩兒真好,有特別喜歡吃的東西,有特別想做的事。這種美好過了這個年紀就不會再有了,所以我都會盡量成全她,滿足她。我也很珍惜這樣的時刻。
到了我這個年紀,沒有特別喜歡的東西,沒有特別想做的事,甚至都沒有特別喜歡的衣服、首飾,只有特別無能為力的事。
但是,當(dāng)我告訴孩子周五補課回來也要讀半小時英語,她立刻撅起了小嘴,因為明天就周五了,前幾次都是因為我一時懈怠,她回來就玩手機了,然后她就認為理所當(dāng)然了。我要板正過來,無視她的不高興。
只要玩就開心,只要學(xué)習(xí)就不高興。道理說不通,也許這就是孩子吧。
昨天讀《知否》,顧廷燁的女兒——蓉姐性子很倔,見人也不說話。明蘭給出的建議是“等,等她長大,等她自己想明白,人活著不是為了賭氣,不是為了消沉,更不是為了怨恨,而是要好好活著。她還有一輩子要過,將來她也要生兒育女,過去的事不是她造成的,她也不該老揪著不放。天大地大,海闊天空,把心胸開闊了,把眼界放遠了,日子才能過長遠了。”
也許,我也應(yīng)該慢慢等待。
我太想讓她知道很多道理了,我希望我現(xiàn)在懂得的道理她都能懂,可是怎么可能呢!
我明白的道理是別人教的嗎?不,是自己撞南墻悟出來的。一張白紙一樣的孩子怎么可能懂呢!不強求了,慢慢等待吧。陪她經(jīng)歷事,陪她一起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