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剛從杭州回來,興致勃勃地講著落雪的江南。
竹林披著一層薄雪,在山徑上走,云霧就在身前身后繚繞,拐個彎,竟然有高高的黃色墻壁橫在竹徑前,竹山藏古寺,美景,總是在出人意料的地方出現……
陪我的朋友還說,竹林里那些特別青翠的竹,都是春天才生的新生竹。真讓人不敢相信,才一春一夏,就完全長成了大竹子,除了竹身的顏色,跟老竹子看著完全一樣。
朋友還讓我有時間春天去,夜里蹲在竹林中,能清楚地聽見竹筍破土而出、拔節生長的聲音,稍微多站一會兒,甚至能眼見著竹筍的生長。
小田邊說邊給我們看她照的相片。數不過來的翠竹,挺立在掛了一層薄雪的山坡上,滿眼青郁,生氣逼人。
“這是毛竹吧?”小白說,“央視的《森林之歌》演過,毛竹45天,能長二十多米。它們是世界上生長速度最快的植物。竹筍的生長峰值一晝夜可以長一米多。”
“長這么快!”小田邊說邊用手比量了一下一米的高度。“那它們得從土地里吸收特別多的營養啊!”小田說。
“吸收得多,還得消化得快呢。”小陸說。
“為什么長這么快啊?”小陸又問。
“為了爭得更多的陽光。它們把通過陽光獲得的養分,通過根莖,輸送全身。長得越快,才能才得越高,才能有資格爭取最多的陽光。”小白說。
“原來竹子拔節是生命奔跑的伴奏啊!”小田說。
竹子不會說話,只是一股腦地拚命向下扎根,拚命向上生長。因為它知道,只有不歇氣地長個兒,才有在叢林中活下來的機會。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著在某處某事上遭遇到叢林法則,然后就是不停地感慨世風的下移、人性的缺失,有意思的是,說抱怨話最多的那些人恰恰是在生活里不怎么肯下心力生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