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條新聞,學校給教室安攝像頭,家長交100塊錢,就能夠下載一個軟件,登陸監控頁面,時時看到教室里發生的事情。
這種事情,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但是,看到今天的報道,我仍然會覺得不寒而栗。
你的一舉一動,都被別人盡收眼底。老師只能標準化操作,謹言慎行,一舉一動嚴格遵循規定,否則就會被一些家長抓住把柄;而學生,每日絕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這個監控之下,更是毫無隱私可言。
也許你會說,教師上課就傳授知識,學生就學習就好了,要什么隱私。
可是人不是機器,是有感情的。在被實時監控的教室里,教師要看起來像個好教師,才能自保;而學生也要看起來像個好學生,才能面對家長的問責。教師每天都像真人秀演員一樣,卻只能拿著微薄的工資,擔著巨大的責任。學校的鈴聲,對于教師,就是拍戲時候導演的action,打板。教室的門檻,對于學生,就是片場搭的實景?;蛘哌@不是真人秀,真人秀起碼有剪接,實時監控的課堂,更像一個舞臺劇。教師當然可以通過備課提前排練自己上課的語言、動作,以及與學生的互動,而學生呢,則在舞臺上表演自己的生活。這樣做,只能讓教師和學生學會收斂,收斂你的人性,像個教學機器、學習機器一樣,毫無感情地教書、學習。
教育是一件需要傾注感情的事業,例如,心理學上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就是肯定教師的期待對學生的巨大影響。當教師不敢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感情,當教師開始扮演對所有學生無區別的對待,隱藏自己的人性與脾氣,以讓攝像機另一邊的家長們無可指摘時,教育就完了。
有人戲言,這叫抬頭三尺有爸媽,也許不只有爸媽。雖然學校領導和教師為了防止擔責任,家長為了維護自己的孩子,很多都贊成安攝像頭,一些被凌霸的孩子,在攝像頭的保護下,起碼能有安寧的教室生活。但是,我只想問這些領導、教師和家長,在你們工作的辦公室安一個攝像頭,工作時間別人交100塊錢就可以隨便看,你是否愿意。
我猜,連靠直播為生的網紅都不會愿意??墒?,你看,學生們就“被”愿意了。